翻箱倒籠的成語故事

拼音fān xiāng dǎo lǒng
基本解釋翻:反轉;籠:大的竹箱。形容徹底搜尋、查檢
出處明·馮夢龍《警世通言》第15卷:“翻箱倒籠,滿屋尋一個遍,那有些影兒。”
翻箱倒籠的典故
賈寶玉從賈母那里回來后,十分得意,因為他與賈環、賈蘭比試詩文勝出。在更換衣服時,襲人見他脖子上的那塊通靈寶玉不見了,就問寶玉。寶玉隨便扯個理由搪塞,襲人就問丫鬟麝月,麝月覺得此事非同兒戲,就與大家翻箱倒籠地找,結果一無所獲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翻箱倒籠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自拔來歸 | 《新唐書 李勣傳》:“三年,自拔來歸,從秦王伐東都,戰有功。” |
無妄之災 | 《周易 無妄》:“六三,無妄之災。或系之牛,行人之得,邑人之災。” |
外圓內方 |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郅惲傳》:“案延資性貪邪,外方內圓,朋黨構奸,罔上害人。” |
損人不利己 | 魯迅《書信 致曹聚仁》:“只有損人而不利己的事,我是反對的。” |
風流才子 | 唐 元稹《鶯鶯傳》:“清潤潘郎玉不如,中庭蕙草雪消初。風流才子多春思,腸斷蕭娘一紙書。” |
神出鬼入 | 《淮南子 兵略訓》:“善者之動也,神出而鬼行。” |
春山如笑 | 宋·郭熙《林泉高致·山水訓》:“春山澹冶而如笑,夏山蒼翠而如滴,秋山明凈而如妝,冬山慘淡而如睡。” |
自食其果 | 茅盾《〈呼蘭河傳〉序》:“除了因為愚昧保守而自食其果,這些人物的的生活原也悠然自得其樂。 |
歸馬放牛 | 《尚書 武成》:“乃偃武修文,歸馬于華山之陽,放牛于桃林之野,示天下弗服。” |
雨散風流 | 清·方文《送錢而介歸攜李》詩:“余年二十游嘉禾,禾中好友良獨多……可憐一別十三載,雨散風流竟安在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