貪多嚼不爛的成語故事

拼音tān duō jiáo bù làn
基本解釋貪圖多吃,消化不了。比喻工作或學習,圖多而做不好或吸收不了。
出處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第五卷:“而今孩子何在?正是貪多嚼不爛了。”
貪多嚼不爛的典故
賈寶玉起來要去上學,襲人服侍好他梳洗,寶玉故意逗襲人開心。襲人勸他好好讀書,說不讀書會潦倒一輩子,要他念書時好好想著書本,但不要過分發奮圖強,功課不能貪多,一則貪多嚼不爛,二則累壞了身子,寶玉有口無心地答應她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貪多嚼不爛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徘徊觀望 | 孫中山《第二次討袁宣言》:“至袁氏今日,勢已窮蹙,而猶徘徊觀望,不肯自歸于失敗。” |
手舞足蹈 | 先秦 孟軻《孟子 離婁上》:“樂則生矣,全則惡可已也。惡可已,則不知足之蹈之,手之舞之。” |
白費心機 | 清·唐蕓洲《七劍十三俠》第142回:“我只落得白費心機,徒然失身于人,也不能遂我之愿。” |
發綜指示 | 《史記·蕭相國世家》:“夫獵,追殺獸兔者狗也,而發蹤指示獸處者人也。” |
當仁不讓 | 先秦 孔子《論語 衛靈公》:“當仁不讓于師。”朱熹集注:“當仁,以仁為己任也。” |
打腫臉充胖子 | 李英儒《野火春風斗古城》第十章:“打腫臉充胖子,你還知道羞恥不?” |
直截了當 | 清 李汝珍《鏡花緣》:“紫芝妹妹嘴雖利害,好在心口如一,直截了當,倒是一個極爽快的。” |
自強不息 | 《周易 乾》: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。” |
喜新厭舊 | 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:“不怕你有喜新厭舊的心腸,我自有移星換斗的手段。” |
拉大旗作虎皮 | 魯迅《且介亭雜文末編·答徐懋庸并關于抗日統一戰線問題》:“首先應該掃蕩的,倒是拉大旗作虎皮,包著自己,去嚇唬別人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