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

割席分坐的成語故事


割席分坐

拼音gē xí fēn zuò

基本解釋席:坐席。把席割斷,分開坐。比喻朋友絕交。

出處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德行》:“又嘗同席讀書,有乘軒冕過門者,寧讀書如故,歆廢書出看。寧割席分坐,曰:‘子非吾友也。’”


割席分坐的典故

漢朝末年,讀書人管寧與華歆從小在一起讀書,是非常要好的朋友。但兩人性格不一樣,管寧讀書刻苦,不貪慕富貴,華歆行事浮躁,羨慕榮華富貴,漸漸地管寧厭惡他,就把兩人共坐的席子割成兩半,分席而坐,從此兩人斷絕交情。

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

※ 與(割席分坐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
成語 歷史出處
朝思暮想 宋 柳永《傾杯樂》詞:“朝思暮想,自家空恁添情瘦。”
及時應令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一回:“又忙著替孫子做了一套及時應令的棉袍褂,預備開賀的那一天好穿了陪客。”
坐薪懸膽 《金史 術虎筠壽傳》:“中都食盡,遠棄廟社,陛下當坐薪懸膽之日,奈何以球鞠細物動搖民間。”
狐群狗黨 元 尚仲賢《氣英布》第四折:“咱若不是扶劉鋤項,逐著那狐群狗黨,兀良怎顯得咱這黥面當王!”
莫衷一是 清 吳趼人《痛史》第三回:“議論紛紛,莫衷一是。”
如履薄冰 《詩經 小雅 小旻》:“戰戰兢兢,如臨深淵,如履薄冰。”
尾生之信 《莊子·盜跖》:“尾生與女子期于梁下,女子不來,水至不去,抱梁柱而死。”《史記·蘇秦列傳》:“信如尾生,與女子期于梁下,女子不來,水至不去,抱柱而死。”
明知故問 清·石玉昆《三俠五義》:“見他這番光景,明知故問道:‘先生為著何事傷心呢?”
仁義道德 唐·韓愈《原道》:“后之人,其欲聞仁義道德之說,孰從而聽之。”
汗牛充棟 唐 柳宗元《文通先生陸給事墓表》:“其為書,處則充棟宇,出則汗牛馬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