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天沒日的成語故事

拼音yǒu tiān méi rì
基本解釋比喻說話毫無畏懼和顧忌。
出處明 蘭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詞話》第12回:“拿這有天沒日頭的事壓枉奴。就是你與的簪子,都有數兒,一五一十都在。”
有天沒日的典故
焦大對賈府的祖輩有救命之恩,他曾出生入死保護主子,寧可自己喝馬尿。焦大因此在賈府居功自傲,經常看不起其他奴才。他罵賈蓉他們每日偷雞摸狗,賈府扒灰養小叔子。奴才們聽到這些有天沒日的話,嚇得魂飛魄散,急忙把他捆起來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有天沒日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直言賈禍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成公十五年》:“子好直言,必及于難。” |
奇花異草 | 明 馮夢龍《東周列國志》第50回:“命周賈于絳州城內,起一座花園,遍求奇花異草,種植其中。” |
逆道亂常 | 唐 李公佐《謝小娥傳》:“如小娥足以儆天下逆道亂常之心,足以觀天下貞夫孝婦之節也。” |
引鬼上門 |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二十二:“吾本等好意,卻叫得‘引鬼上門’,我而今不便追究,只不理他罷了。” |
兄弟鬩于墻,外御其侮 | 《詩經·小雅·常棣》:“兄弟鬩于墻,外御其侮。” |
存而不議 | 唐·獨孤及《仙掌銘并序》:“后代揭厲于玄蹤者,聆其風而駭之,或謂詼詭不經,存而不議。” |
樂道好古 | 《孔叢子·公儀》:“魯人有公儀體者,砥節厲行,樂道好古,恬于榮利,不事諸侯。” |
夜深人靜 | 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:“深夜人靜,為何叩門?” |
不三不四 | 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第五卷:“可見元宵之夜,趁著喧鬧叢中干那不三不四勾當的,不一而足。” |
皮開肉綻 | 元 鄭廷玉《楚昭王疏者下船》:“打得皮開肉綻碎了骨頭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