請自隗始的成語故事

拼音qǐng zì wěi shǐ
基本解釋自:從;隗:郭隗自稱。原指拿自己做一個榜樣。后比喻自愿帶頭。
出處西漢 劉向《戰(zhàn)國策 燕策一》:“今王誠欲致士,先從隗始;隗且見事,況賢于隗者乎?”
請自隗始的典故
戰(zhàn)國時期,燕昭王即位后,一心想振興燕國,想招攬?zhí)煜沦t才為之服務,就與謀士郭隗商量計策。郭隗說:“今大王想招攬賢才,請先從我郭隗開始。像我這樣的人都能被重用,那么比我能干的人肯定會來歸附的。”燕昭王采納他的意見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請自隗始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非同小可 | 元 關(guān)漢卿《魔合羅》第三折:“人命事關(guān)天關(guān)地,非同小可!” |
寧為雞口,無為牛后 | 西漢 劉向《戰(zhàn)國策 韓策一》:“臣聞鄙語曰:‘寧為雞口,無為牛后。’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,何以異于牛后?” |
取長補短 | 《孟子 滕文公上》:“今滕絕長補短,將五十里也,猶可以為善國。” |
翻箱倒柜 | 明 馮夢龍《警世通言》:“翻箱倒籠,滿屋尋一個遍,那有些影兒。” |
一塌糊涂 | 清 曾樸《孽海花》:“與其顧惜場面,硬充好漢,到臨了弄的一塌糊涂,還不如一老一實,揭破真情,自尋生路。” |
走馬觀花 | 唐 孟郊《登科后》詩:“昔日齷齪不足夸,今朝放蕩思無涯。春風得意馬蹄疾,一日看盡長安花。” |
寧為雞口,毋為牛后 | 章炳麟《社會通詮商兌》:“寧為雞口,毋為牛后,與使他人啖我而飽也,寧自啖而不足。” |
有去無回 | 柯崗《逐鹿中原》第11章:“反而成了肉包子打狗,有去無回了!” |
主憂臣勞 |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越王勾踐世家》:“臣聞主憂臣勞,主辱臣死。昔者君王辱于會稽,所以不死,為此事也。” |
珠宮貝闕 | 戰(zhàn)國楚·屈原《九歌·河伯》:“魚鱗屋兮龍?zhí)茫县愱I兮朱宮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