絕不護短的成語故事

拼音jué bù hù duǎn
基本解釋護短:自諱過失。指絲毫不護著自己的短處或過失。
出處明·呂坤《呻吟語》第二卷:“修身以不護短為第一長進。人能不護短,則長進至矣。”
絕不護短的典故
明朝初期,開國皇帝朱元璋從多寶寺請來一個老秀才給太子當老師。這個秀才教書特別嚴格,太子特別頑皮,不聽教誨而且不把老師放在眼里。秀才動手教訓他被朱元璋看見,要求放他一馬。皇后馬娘娘立即制止朱元璋的行為,絕不護短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絕不護短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行百里者半九十 | 《戰國策·秦策五》:“詩云:‘行百里者半九十。’此言末路之難也。” |
不正之風 | 晉 葛洪《抱樸子 辯問》:“移不正之風,易流遁之俗。” |
風馳電掣 | 《六韜 龍韜》:“奮威四人,主擇材力,論兵革,風馳電掣,不知所由。” |
居重馭輕 | 宋·俞文豹《吹劍錄外集》:“故自三代、秦、漢迄我朝,皆以兵得天下,人主皆親歷行陣,習知武事,知居重馭輕之勢。” |
窮途潦倒 | 傅抱石《<鄭板橋集>前言》:“他的一生,盡管夠得上是盤根錯節,窮途潦倒的一生。” |
曉以大義 | 吳玉章《從甲午戰爭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憶》第十四篇:“林時爽誤信其中頗有黨人,合欲曉以大義。” |
天昏地暗 | 唐 韓愈《龍移》:“天昏地黑蛟龍移,雷驚電激雄雌隨。” |
不分青紅皂白 | 丁玲《太陽照在桑干河上》三六:“文采覺得這末不分青紅皂白就不大好。” |
驚心動魄 | 南朝 梁 鐘嶸《詩品》上卷:“文溫以麗,意悲而遠,驚心動魄,可謂幾乎一字千金。” |
同心合力 | 《書·泰誓中》:“予有亂臣十人,同心同德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