盡忠報國的成語故事

拼音jìn zhōng bào guó
基本解釋用全部忠誠報效國家。
出處《北史 文苑傳 顏之儀》:“公等備受朝恩,當盡忠報國。”
盡忠報國的典故
北周宣帝時御史大夫顏之儀經常苦苦勸諫宣帝不要暴政,被宣帝冷落。宣帝死,朝中大臣劉日方、鄭澤造假遺詔讓楊堅做丞相輔助小皇帝治理國家,顏之儀極力反對,誓死要盡忠報國,被楊堅貶到西疆當郡守。楊堅最后還是表揚顏之儀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盡忠報國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醋海翻波 | |
一朝權在手,便把令來行 | 明·顧大典《青衫記·承璀受閫》:“一朝權在手,便把令來行 ,大小三軍,聽吾命令。” |
野心勃勃 | 清 陳天華《獅子吼》:“這一位大帝野心勃勃,就想把世界各國盡歸他的字下。” |
又紅又專 | 鄧小平《在全國科學大會開幕式上的講話》:“絕大多數科學技術人員熱愛黨、熱愛社會主義,努力同工農兵相結合,滿腔熱情地對待自己從事的科學技術工作,作出了成績……就整個說來,不愧是我們工人階級自己的又紅又專的科學技術隊伍。” |
壓歲錢 |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:“兩府男婦小廝丫鬟亦按差役上中下行禮畢,散押歲錢、荷包、金銀錁,擺上合歡宴來。” |
反老還童 | 清 翟灝《通俗編 識馀》:“《急就章》‘長樂無極老復丁’即《參同契》所云老翁復丁壯也,今變之曰反老還童。” |
學而不厭 | 先秦 孔子《論語 述而》:“默而識之,學而不厭,誨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?” |
挖空心思 | 清 俞萬春《蕩寇志》:“今此賊挖空心思,用到如許密計,圖我安如泰山之鄆城。” |
困而不學 | 《論語·季氏》:“生而知之者,上也;學而知之者,次也;困而學之,又其次也;困而不學,民斯為下矣。” |
時至運來 | 南朝 宋 顏延之《大筮箴》:“時至運來,當在三五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