克己慎行的成語故事

拼音kè jǐ shèn xíng
基本解釋克己:克制自己;慎:謹(jǐn)慎。約束自己,小心做事。
出處唐·韓愈《送齊皞下第序》:“故上之人行志擇誼,坦乎其無憂于下也;下之人克己慎行,確乎其無惑于上也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克己慎行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克己慎行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顛沛流離 | 宋 張世南《游宦紀(jì)聞》第九卷:“而哀予顛沛流離萬里,保有之難也,而共振顯之。” |
金光閃閃 | 《新編五代史平話·唐史》:“面上金光閃閃,手中雪刃輝輝。” |
眾喣山動 | 明 李東陽《余肅敏公傳》:“役未及興,而眾喣山動。” |
滿山遍野 | 杜鵬程《保衛(wèi)延安》第二章:“他坐鎮(zhèn)延安,用紅藍(lán)鉛筆在地圖上亂畫,我們就滿山遍野亂竄!” |
不三不四 | 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第五卷:“可見元宵之夜,趁著喧鬧叢中干那不三不四勾當(dāng)?shù)模灰欢恪!?/td> |
謙受益,滿招損 | 明·沈采《千金記·延訪》:“謙受益,滿招損。” |
目不轉(zhuǎn)睛 | 晉 楊泉《物理論》:“子義燃燭危坐通曉,目不轉(zhuǎn)睛,膝不移處。” |
經(jīng)緯天下 | 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(jì)》:“普施明法,經(jīng)緯天下,永為儀則。” |
路無拾遺 | 《孔子家語·相魯》:“孔子初仕為中都宰,中都魯邑制為養(yǎng)生送死之節(jié),長幼異食、如禮年五十異食也強(qiáng)弱異任、任謂力作之事各從所任不用弱也男女別涂、路無拾遺、器不雕偽,……” |
兄弟鬩墻,外御其侮 | 蔡東藩《民國通俗演義》第130回:“兄弟鬩墻,外御其侮。蝸角紛爭,惟利是務(wù)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