報仇雪恥的成語故事

拼音bào chóu xuě chǐ
基本解釋雪:洗刷;除去。報冤仇;除恥辱;也作“報怨雪恥”。
出處西漢 劉向《戰國策 燕策二》:“若先王之報仇雪恥,夷萬乘之強國。”
報仇雪恥的典故
東漢末年,孫堅英名天下,袁術封他為破虜將軍,任豫州刺史。袁術令孫堅征討荊州劉表,孫堅大敗黃祖,被黃祖的部下呂公的箭手射死。孫堅的兒子孫策立志要為父報仇雪恥,在張纮的指點下,以江南為根據地,擁有江東六郡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報仇雪恥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醋海翻波 | |
大有可為 | 清 李寶嘉《文明小史》:“地方雖一千余里,仙民成俗,大有可為。” |
綠林大盜 | 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11回:“既作綠林大盜,便與那偷貓盜狗的不同。” |
是非口舌 | 明·馮夢龍《古今小說·滕大尹鬼斷家私》:“若是為田地上壞了手足親情,到不如窮漢赤光光沒得承受,反為干凈,省了許多是非口舌。” |
橫眉冷對千夫指 | 魯迅《自嘲》:“橫眉冷對千夫指,俯首甘為孺子牛。” |
鷗鳥不下 | 戰國 鄭 列御寇《列子 黃帝》:“海上之人好漚鳥者,每旦之海上,從漚鳥游,漚鳥之至者百住而不止……明日之海上,漚鳥舞而不下也。” |
反求諸己 | 先秦 孟軻《孟子 公孫丑上》:“射者正己而后發,發而不中,不怨勝己者,反求諸己而已矣。” |
青山綠水 | 宋 張端義《貴耳集》下卷:“在夷陵,青山綠水,日在目前,無復俗累。” |
意氣風發 | 三國 魏 曹植《魏德論》:“武皇之興也,以道凌殘,義氣風發。” |
直截了當 | 清 李汝珍《鏡花緣》:“紫芝妹妹嘴雖利害,好在心口如一,直截了當,倒是一個極爽快的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