捫虱而言的成語故事

拼音mén shī ér yán
基本解釋捫:摸。一面用手捉虱子,一面談話。形容不拘細節,隨便談話。亦作“捫虱而談”、“捫虱傾談”。
出處唐·房玄齡《晉書·王猛傳》:“桓溫入關,猛被褐而詣之,一面談當世之事,捫虱而言,旁若無人?!?/p>
十六國時期,東晉大將桓溫率軍攻打前秦國,駐兵霸上并不渡霸水去攻打長安,隱居華陰山的王猛穿一件破舊的粗麻衣去拜見桓溫,與桓溫談論天下形勢。王猛捫虱而言,旁若無人。他發現桓溫并不真心,就去投奔前秦王苻堅。
捫虱而言的典故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捫虱而言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草木知威 | 《新唐書 張萬福傳》:“朕謂江淮木草亦知爾威名?!?/td> |
焦頭爛額 | 東漢 班固《漢書 霍光傳》:“令論功而清賓,曲突徙薪亡恩澤,焦頭爛額為上客耶?” |
旁若無人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刺客列傳》:“高漸離擊筑,荊柯和而歌于市中,相樂也,已而相泣,旁若無人者?!?/td> |
取長補短 | 《孟子 滕文公上》:“今滕絕長補短,將五十里也,猶可以為善國?!?/td> |
意氣風發 | 三國 魏 曹植《魏德論》:“武皇之興也,以道凌殘,義氣風發。” |
楊柳依依 | |
寸步不離 | 南朝 梁 任昉《述異記》:“夫妻相重,寸步不相離?!?/td> |
飲水思源 | 北周 庾信《征調曲》:“落其實者思其樹,飲其流者懷其源?!?/td> |
纏綿悱惻 | 晉 潘岳《寡婦賦》:“思纏綿以瞀亂兮,心摧傷以愴惻?!?/td> |
鬼鬼祟祟 |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31回:“別叫我替你們害臊了!你們鬼鬼祟祟干的那些事,也瞞不過我去?!?/td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