柴毀骨立的成語故事

拼音chái huǐ gǔ lì
基本解釋形容因居父母喪過度哀痛,身體受到摧殘,消瘦憔悴的樣子。
出處《北史·陳孝意傳》:“在郡菜食齋居,朝夕哀臨,每一發(fā)聲,未嘗不絕倒,柴毀骨立,見者哀之?!?/p>
隋朝時期,魯郡司法書佐陳孝意為人公平廉潔,在郡內聲望很高,他是一個難得的孝子,父親去世,他丁憂離職,在家守喪盡孝道,期滿被朝廷封為雁門郡丞,他仍然堅持整天吃素,經(jīng)常思念死去的父親,弄得人柴毀骨立。
柴毀骨立的典故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柴毀骨立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本位主義 | 毛澤東《關于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》:“(六)本位主義,一切只知道為四軍打算,不知道武裝地方群眾是紅軍的重要任務之一?!?/td> |
老馬識途 | 先秦 韓非《韓非子 說林上》:“管仲、隰朋從于桓公伐孤竹,春往冬返,迷惑失道。管仲曰:‘老馬之智可用也?!朔爬像R而隨之。遂得道。” |
披肝瀝膽 | 唐 劉賁《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策》:“或有以系危之機,兆存亡之變者,臣清披肝瀝膽,為陛下別白而重言之?!?/td> |
自力更生 | 孫中山《中國問題的真解決》:“中國不但會自力更生,而且也就能解除其他國家維護中國的獨立與完整的麻煩?!?/td> |
弦外之響 | 王國維《人間詞話》四二:“古今詞人格調之高無如白石,惜不于意境上用力,故覺無言外之味,弦外之響。” |
丑聲遠播 | 《宋書·盧陵孝獻王義真?zhèn)鳌罚骸跋剃栔幔舐曔h播?!?/td> |
勞民傷財 | 《元史 李元禮傳》:“而又勞民傷財,以奉土木?!?/td> |
有去無回 | 柯崗《逐鹿中原》第11章:“反而成了肉包子打狗,有去無回了!” |
飲水思源 | 北周 庾信《征調曲》:“落其實者思其樹,飲其流者懷其源?!?/td> |
空口無憑 |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》第27回:“空口無憑的話,門生也不敢朝著老師來說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