疾惡如仇的成語故事

拼音jí è rú chóu
基本解釋疾:厭惡;憎恨;惡:指壞人壞事。痛恨壞人壞事像痛恨仇敵一樣。
出處漢 孔融《薦禰衡表》:“忠果正直,志懷霜月,見善若驚,疾惡如仇。”
疾惡如仇的典故
西晉時期,御史中丞司錄校尉傅咸為人正直無私,為官也是疾惡如仇。有一年因發生自然災害而鬧饑荒,百姓流落失所,餓死凍死無數,晉惠帝竟責怪他們為什么不吃肉粥。傅咸說明道理,力諫處理朝中奢侈浪費,救濟災民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疾惡如仇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縫衣淺帶 | 先秦 莊周《莊子 盜跖》:“今子修文武之道,掌天下之辯,以教后世,縫衣淺帶,矯言偽行,以迷惑天下之主。” |
大名鼎鼎 |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24回:“你一到京打聽人家,像他這樣大名鼎鼎,還怕有不曉得的。” |
卬首信眉 | 《漢書 司馬遷傳》:“今已專職形為埽除之隸,在阘茸之中,乃欲卬首信眉,論列是非,不亦輕朝廷,羞當世之士邪!” |
聾者之歌 | 《淮南子 原道》:“夫內不開于中,而強學問者,不入于耳而不著于心,此何以異于聾者之歌也,效人為之而無以自樂也,聲出于口則越而散矣。” |
犬馬戀主 | 三國·魏·曹植《上責躬應詔詩表》:“踴躍之懷,瞻望反側,不勝犬馬戀主之情。”南朝·宋·鮑照《從臨海王上荊初發新渚》詩:“狐涂懷窟志,犬馬戀主情。” |
憂喜交集 | |
發綜指示 | 《史記·蕭相國世家》:“夫獵,追殺獸兔者狗也,而發蹤指示獸處者人也。” |
推三阻四 | 元 無名氏《鴛鴦被》第一折:“非是我推三、推三阻四;這事情應難、應難造次。” |
神采奕奕 | 明 沈德符《野獲編 玩具》:“細視良久,則筆意透出絹外,神采奕奕。” |
心急如焚 | 清 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17回:“我越發覺得心急如焚,然而也是沒法的事,成日猶如坐在針氈上一般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