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違農時的成語故事

拼音bù wéi nóng shí
基本解釋違:不遵守。不耽誤農作物的耕種時節。
出處戰國 鄒 孟軻《孟子 梁惠王上》:“不違農時,谷不可勝食也。”
不違農時的典故
戰國時期,孟子去見梁惠王,梁惠王問孟子自己如何盡力治國,百姓遭災時是如何盡力救濟,為什么人口沒有增加。孟子認為只是考慮如何去救災,沒有考慮到如何不違農時去發展農業生產,應該盡快抓緊時間促進生產,讓人們過上溫飽生活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不違農時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反手可得 | 《荀子·非相》:“誅旦公,定楚國,如反手爾。” |
救世主 | 路遙《平凡的世界》第六卷第34章:“即刻鉆進了駕駛樓,像救世主一樣微笑著向他招招手,就坐著汽車跑得一溜煙不見了蹤影。” |
輪扁斫輪 | 《莊子·天道》:“桓公讀書于堂上,輪扁斫輪于堂下。” |
亭亭玉立 | 《北齊書 徐之才傳》:“白云初見空中有五色物,稍近,變成一美婦人,去地數丈,亭亭而立。” |
鶴立雞群 | 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容止》:“有人語王戎曰:‘嵇延祖卓卓如野鶴之在雞群。’” |
想望豐采 | 《明史·馮琦傳》:“數陳讜論,中外想望豐采,帝亦深眷倚。” |
一塌糊涂 | 清 曾樸《孽海花》:“與其顧惜場面,硬充好漢,到臨了弄的一塌糊涂,還不如一老一實,揭破真情,自尋生路。” |
安安靜靜 | 清 吳璿《飛龍全傳》第45回:“只見匡胤睡在床上,安安靜靜,那頂門內透出一條赤色真龍。” |
肝膽欲碎 | |
言而無信 | 《穀梁傳 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言之所以為言者,信也;言而不信,何以為言?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