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之于眾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公:公開;之:代指事物的內容;于:向;眾:大眾。把事情真相向大家公布。
出處清·無垢道人《八仙全傳》第68回:“曾向玉帝上過條陳,擬把電力公之于眾,要使人間負有執法權者,皆可利用吾電,以懲治惡人。”
例子孫犁《談通俗文學》:“從不法商店拉出那些錄音錄像,公之于眾,然后才相信確有精神污染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gōng zhī yú zhòng
注音ㄍㄨㄥ ㄓ ㄩˊ ㄓㄨㄥˋ
繁體公之于衆
感情公之于眾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;用于事情等。
近義詞公諸于眾、公之于世、公之世人
英語give publicity to something(make public)
俄語широкó оповещáть общéственность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撥云見日(意思解釋)
- 兄弟鬩于墻,外御其侮(意思解釋)
- 雪兆豐年(意思解釋)
- 千錘打鑼,一錘定音(意思解釋)
- 勞民傷財(意思解釋)
- 故步不離(意思解釋)
- 言而無信(意思解釋)
- 平淡無奇(意思解釋)
- 今來古往(意思解釋)
- 必由之路(意思解釋)
- 多情善感(意思解釋)
- 親上成親(意思解釋)
- 罄竹難書(意思解釋)
- 融會貫通(意思解釋)
- 生公說法(意思解釋)
- 孜孜不倦(意思解釋)
- 韓信將兵,多多益善(意思解釋)
- 笑貌聲音(意思解釋)
- 綠林強盜(意思解釋)
- 不可告人(意思解釋)
- 認賊作父(意思解釋)
- 草滿囹圄(意思解釋)
- 眾所瞻望(意思解釋)
- 北斗之尊(意思解釋)
- 伸手不見五指(意思解釋)
- 字斟句酌(意思解釋)
- 無聲無息(意思解釋)
- 搬弄是非(意思解釋)
※ 公之于眾的意思解釋、公之于眾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早出晚歸 | 早晨出動,晚上歸來。 |
開門見山 | 打開門就看見山。喻指說話作文;一開始就入正題;不繞彎子。 |
大名鼎鼎 | 鼎鼎:聲威盛大的樣子。 |
泥牛入海 | 泥塑的牛進入大海中就會化掉。比喻一去不返;杳無音信。 |
太歲頭上動土 | 比喻觸犯強暴有力的人。 |
七搭八扯 | 同“七搭八搭”。 |
來蹤去跡 | 蹤、跡:腳印。來去的蹤跡;指人、物的來歷或事物的前因后果。 |
兵無常勢 | 兵:戰爭;常:常規、不變;勢:形勢。指用兵作戰沒有一成不變的方式。指根據敵情采取靈活對策。 |
旁征博引 | 旁:廣泛;征:征求;博:廣博;引:引證。廣泛地引用材料作為依據、例證。 |
功成名就 | 功:功業。就:達到。功績取得了,名聲也有了。 |
經緯天下 | 經,緯:治理。指治理國家。 |
神采奕奕 | 形容精神飽滿;容光煥發。神采:人面部的神氣和光彩。奕奕:精神煥發的樣子。 |
雄心壯志 | 偉大的理想;宏偉的志愿。 |
一寸光陰一寸金 | 一寸光陰:指日影移動一寸;形容很短的時間。形容時間的寶貴。 |
海底撈月 | 也作“水中撈月”、“海中撈月”。撈:撈取。從海中撈月亮。形容做事白費力氣;根本達不到目的。 |
視死如歸 |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樣平常。形容為了正義事業;不怕犧牲生命。 |
儉以養德 | 節儉有助于養成質樸勤勞的德操。 |
分路揚鑣 | 揚鑣:指驅馬前進。分路而行。比喻目標不同,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。 |
塵外孤標 | 塵外:世外;孤標:孤立的標志。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質。 |
風急浪高 | 形容風浪很大。 |
龍爭虎斗 | 龍與虎之間的爭斗。形容斗爭或競賽十分激烈緊張。 |
胡子拉碴 | 形容滿臉胡子零亂不齊的樣子。 |
舉直錯枉 | 舉:選拔。直:正直,指正直之人。錯:通“措”,廢棄,放棄。枉:彎曲,比喻邪惡之人。起用正直賢良,罷黜奸邪佞人。亦作“舉直厝枉”、“舉直措枉”。 |
一條龍 | 比喻事物首尾相連,排成一條連續不斷的線。也比喻生產程序或工作環節上的相關聯的連續。 |
閑情逸趣 | 同“閑情逸致”。 |
戰戰業業 | 戒慎畏懼貌。 |
牽腸掛肚 | 牽扯感情的事情在心頭纏繞。形容非常掛念;不放心。 |
南征北戰,東蕩西殺 | 征:征戰;蕩:掃蕩。形容轉戰南北,奮勇殺敵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