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為唇齒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比喻互相輔助。
出處晉 陳壽《三國志 蜀志 鄧芝傳》:“蜀有重險之固,吳有三江之阻,合此二長,共為唇齒,進可兼并天下,退可鼎足而立。”
例子這兩者是共為唇齒的關系
基礎信息
拼音gòng wéi chún chǐ
注音ㄍㄨㄥˋ ㄨㄟˊ ㄔㄨㄣˊ ㄔˇ
繁體共為脣齒
感情共為唇齒是中性詞。
用法動賓式;作謂語、定語;比喻互相依存。
近義詞唇齒相依
英語be of close concern to each other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朝思暮想(意思解釋)
- 名士風流(意思解釋)
- 初出茅廬(意思解釋)
- 釋車下走(意思解釋)
- 多多益善(意思解釋)
- 令人神往(意思解釋)
- 掉舌鼓唇(意思解釋)
- 金光閃閃(意思解釋)
- 溝滿壕平(意思解釋)
- 長江后浪推前浪(意思解釋)
- 揮霍無度(意思解釋)
- 曉以大義(意思解釋)
- 楊柳依依(意思解釋)
- 棟梁之材(意思解釋)
- 天昏地暗(意思解釋)
- 屈指一算(意思解釋)
- 化鴟為鳳(意思解釋)
- 角巾素服(意思解釋)
- 進道若退(意思解釋)
- 偶一為之(意思解釋)
- 弟子孩兒(意思解釋)
- 交臂歷指(意思解釋)
- 時不我待(意思解釋)
- 短壽促命(意思解釋)
- 凌云之志(意思解釋)
- 當頭棒喝(意思解釋)
- 斗轉星移(意思解釋)
- 壯心不已(意思解釋)
※ 共為唇齒的意思解釋、共為唇齒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(wǎng)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亦復如是 | 復:又,再。也是這樣。 |
引鬼上門 | 比喻招來壞人。 |
狐死首丘 | 首丘:頭向著狐穴所在的土丘。傳說狐貍將死時,頭必朝向出生的山丘。比喻不忘本。也比喻暮年思念故鄉(xiāng)。 |
走馬觀花 | 騎在跑著的馬上看花。比喻匆忙、粗略地觀察了解。走:跑。 |
綽有余裕 | 形容態(tài)度從容,不慌不忙的樣子。后也指能力、財力足夠而有剩余。 |
撈一把 | 用不正當手段取得一些利益。 |
歸十歸一 | 謂有條有理。 |
進道若退 | 謂前進之道反若后退。 |
黃雀銜環(huán) | 黃雀銜著銀環(huán)以報答恩人。指報恩。 |
令人滿意 | 指讓人意愿得到滿足。 |
鉆木取火 | 硬木棒對著木頭摩擦或鉆進去,靠摩擦取火。 |
嘰嘰喳喳 | 語音雜亂。 |
縱橫天下 | 在天下任意往來,沒有阻擋。 |
珠還合浦 | 合浦:漢代郡名,在今廣西合浦縣東北。比喻東西失而復得或人去而復回。 |
禮壞樂缺 | 禮:社會道德、行為的規(guī)范;樂:教化的規(guī)范;缺:殘破,廢缺。形容社會綱紀紊亂,動蕩不安。 |
度德量力 | 度:衡量。衡量自己的品德;估計自己的能力。指辦事要充分考慮自己的威信和力量。 |
狼吞虎咽 | 像狼虎一樣吞咽東西。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。 |
綿里藏針 | 綿絮里邊藏著針。比喻外表溫柔;內心尖刻厲害;也比喻柔中有剛。 |
性命攸關 | 攸:所。形容事關重大,非常緊要 |
迷離惝恍 | 形容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。 |
撥亂濟危 | 平定亂世,救濟危難。亦作“撥亂濟時”。 |
聰明伶俐 | 伶俐:靈活。形容小孩子頭腦靈活;記憶力和理解力強。 |
群山四應 | 應:應和。四面群山紛紛響應。比喻一聲號召,人們群起響應。 |
命途多舛 | 舛:不順,不幸。命運充滿不順。指一生坎坷,屢受挫折。 |
今夕何夕 | 今夜是何夜?多用作贊嘆語。謂此是良辰。 |
阿嬌金屋 | 阿嬌:指漢武帝劉徹的姑母(館陶公主又稱“長公主”劉嫖)的女兒。原指漢武帝劉徹要用金屋接納阿嬌為婦。這里泛指美麗高貴的女子。 |
好來好去 | 善始善終。 |
老氣橫秋 | 老氣:老年的氣概;橫秋:橫亙秋空。形容神態(tài)老練嚴肅。也形容為人死板;缺乏朝氣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