綱紀廢弛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綱:政綱。紀:法紀。廢弛:頹廢松弛。國家的政綱、法紀、秩序松弛不振。
出處東漢·班固《漢書·王莽傳》:“朝政崩壞,綱紀廢弛,危亡之禍,不隧如發?!?/p>
例子明·朱鼎《玉鏡臺記·石勒稱王》:“劉曜耽嗜浀蕖,綱紀廢弛,雖據關中,濟得甚事!”
基礎信息
拼音gāng jì fèi chí
注音ㄍㄤ ㄐ一ˋ ㄈㄟˋ ㄔˊ
繁體綱紀廢弛
感情綱紀廢弛是貶義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社會風氣等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徑情直遂(意思解釋)
- 鬼怕惡人(意思解釋)
- 春風化雨(意思解釋)
- 多多益善(意思解釋)
- 火樹銀花(意思解釋)
- 多謀善慮(意思解釋)
- 物腐蟲生(意思解釋)
- 結黨營私(意思解釋)
- 膽如斗大(意思解釋)
- 秣馬厲兵(意思解釋)
- 學而時習之(意思解釋)
- 頓挫抑揚(意思解釋)
- 一文不名(意思解釋)
- 毀于一旦(意思解釋)
- 姹紫嫣紅(意思解釋)
- 風俗人情(意思解釋)
- 酒能亂性(意思解釋)
- 囚首垢面(意思解釋)
- 半夜三更(意思解釋)
- 錯落有致(意思解釋)
- 美人遲暮(意思解釋)
- 共為唇齒(意思解釋)
- 目無全牛(意思解釋)
- 鮮血淋漓(意思解釋)
- 受益匪淺(意思解釋)
- 安身立命(意思解釋)
- 綿里藏針(意思解釋)
- 南征北戰,東蕩西殺(意思解釋)
※ 綱紀廢弛的意思解釋、綱紀廢弛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剛正不阿 | 剛:剛直;直:正直;不阿:不逢迎。剛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。 |
卑諂足恭 | 卑:低下;諂:巴結奉承;足:音“巨”,過分;恭:恭順。低聲下氣,阿諛逢迎,過分恭順,取媚于人。 |
多多益善 | 益:更加;善:好。越多越好;不厭其多。 |
掉舌鼓唇 | 炫耀口才,夸夸其談。 |
裾馬襟牛 | 像馬牛穿上人的衣服。比喻沒有頭腦和無知。亦作“襟裾馬?!薄?/td> |
滿山遍野 | 布滿山嶺田野。形容數量多或范圍廣。 |
仁義道德 | 泛指舊時鼓吹的道德規范。 |
可想而知 | 想:推想。可以通過推想而了解真相。 |
半路出家 | 半路:路途走到一半;指成年以后;出家:離家去當和尚、尼姑。不是從小而是年歲大點才去當和尚、尼姑或道士的。泛指半路上才學著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。 |
讜言直聲 | 讜言:公正的言論;直:正直的。公正的、正直的、理直氣壯的言論。 |
難上加難 | 難:不容易。形容極端的難度。 |
鐵樹開花 | 比喻事情非常罕見或極難實現。鐵樹:也叫蘇錢;常綠喬木;好多年才開一次花。 |
罪上加罪 | 指罪惡更為嚴重。 |
歌舞升平 | 邊歌邊舞;慶祝太平;有粉飾太平的意思。含貶義。升平:太平。 |
摧身碎首 | 即粉身碎骨。 |
凡夫俗子 | 泛指平庸的人。 |
欺人自欺 | 自欺:自我欺騙。欺騙自己,也欺騙別人。 |
子繼父業 | 兒子繼承父親的事業。 |
汲汲顧影 | 惶惶然自顧其影,孤苦失望的樣子。也指頻頻地自顧其影,洋洋得意的樣子。 |
黃鐘毀棄 | 毀:毀壞;棄:拋棄;黃鐘:古樂器;音調最為洪亮。黃鐘被毀壞被拋棄。比喻賢才得不到重用。 |
不問青紅皂白 | 比喻不分是非,不問情由。 |
無所畏懼 | 畏懼:害怕。沒有什么可害怕的。形容什么也不怕。 |
三十六計,走為上計 | 原本指無力與敵人對抗;最好是避開。后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;沒有別的好辦法;只能出走。 |
西學東漸 | 漸:流入。西方的各種學說向東方流傳。 |
腹心相照 | 腹心:內心;照:映照,見。以真心相見。比喻彼此很知心,達到心心相印的程度。 |
煙消云散 | 消:消失;散:散去。像煙霧和云氣一樣消散。比喻消失得無影無蹤。也作“云消霧散”。 |
暗香疏影 | 暗香:淡淡的香氣;疏影:稀疏的影子。梅花的香味和姿態。指稱梅花。 |
對牛彈琴 | ①比喻對蠢人談論高深的道理;白費口舌(主要譏笑聽話的人聽不出所以)。②比喻說話時不看對象(主要譏諷說話的人);對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;對外行人說內行話。常含有徒勞無功或諷刺對方愚蠢之意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