敢不如命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敢:反語,“怎敢”、“不敢”之意。怎么敢不遵照你的命令辦呢?
出處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四卷:“玄微道:‘此乃易事,敢不如命。’”
例子清·名教中人《好逑傳》第17回:“夫人斟情酌理,兩得其中,敢不如命!”
基礎信息
拼音gǎn bù rú mìng
注音ㄍㄢˇ ㄅㄨˋ ㄖㄨˊ ㄇ一ㄥˋ
感情敢不如命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指不敢推辭。
近義詞敢不承命、敢不唯命、敢不聽命
英語How dare I not comply with your wish?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俯拾即是(意思解釋)
- 反復無常(意思解釋)
- 七搭八扯(意思解釋)
- 說一不二(意思解釋)
- 群龍無首(意思解釋)
- 算盡錙銖(意思解釋)
- 同心合力(意思解釋)
- 廢書而嘆(意思解釋)
- 之死靡二(意思解釋)
- 節哀順變(意思解釋)
- 目不斜視(意思解釋)
- 連珠炮(意思解釋)
- 穢德垢行(意思解釋)
- 樹欲靜而風不止(意思解釋)
- 風聲鶴唳(意思解釋)
- 手不釋書(意思解釋)
- 子繼父業(意思解釋)
- 打退堂鼓(意思解釋)
- 敗德辱行(意思解釋)
- 刮目相看(意思解釋)
- 圓鑿方枘(意思解釋)
- 蕩然無余(意思解釋)
- 馳魂宕魄(意思解釋)
- 聲馳千里(意思解釋)
- 倒載干戈(意思解釋)
- 進退維谷(意思解釋)
- 變態百出(意思解釋)
- 死胡同(意思解釋)
※ 敢不如命的意思解釋、敢不如命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好說歹說 | 形容用各種理由或方式請求或勸說。 |
合浦珠還 | 合浦:漢代郡名,在今廣西合浦縣東北。比喻東西失而復得或人去而復回。 |
難言之隱 | 言:說;隱:隱衷;隱情;藏在內心深處的事。難以說出口的隱衷。 |
橫眉冷對千夫指 | 比喻以憤恨和輕蔑的態度對待敵人的攻擊。 |
力小任重 | 能力小,負擔重。猶言力不勝任。 |
人面獸心 | 空有人的外貌;品德卻像獸類。形容品德極壞。 |
結黨營私 | 營:謀求。互相組成小集團;為謀得個人私利而干壞事。也作“植黨營私。” |
慌里慌張 | 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亂。 |
進道若退 | 謂前進之道反若后退。 |
進銳退速 | 銳:迅速。急于求進者往往后退也快。 |
走南闖北 | 指走過南方北方不少地方。也泛指闖蕩。 |
儉以養德 | 節儉有助于養成質樸勤勞的德操。 |
作賊心虛 | 虛:怕。指做了壞事怕人知道,心里老是不安。 |
妻兒老少 | 見“妻兒老小”。 |
吉光片羽 | 片羽:一片羽毛;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塊毛皮;吉光:古代傳說中的神獸;毛皮為裘;入水數日不沉;入火不焦。比喻殘存的極其珍貴的文物。 |
生拉硬扯 | 形容說話或寫文章牽強附會。也形容用力拉扯,勉強別人聽從自己。 |
各行各業 | 泛指所有的人所從事的各種行業。 |
風虎云龍 | 虎嘯生風,龍起生云。指同類事物相互感應。舊時也比喻圣主得賢臣,賢臣遇明君。 |
意興索然 | 索然:全無,空盡。興致全無。形容一點興致也沒有。亦作“興致索然”。 |
面有難色 | 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。 |
兵戎相見 | 兵戎:武器。以武力相見。指用戰爭解決問題。 |
升官發財 | 謂提升了官職,同時就能獲得更多的物質財富。 |
手不釋書 | 猶手不釋卷。 |
春寒料峭 | 料峭:形容初春的微寒。形容早春微帶寒意;刺入肌骨。也作“料峭輕寒”、“料峭春寒”。 |
性命攸關 | 攸:所。形容事關重大,非常緊要 |
一剎那 | 剎那:梵文ksana的音譯。指十分短促的時間。 |
惴惴不安 | 指擔心害怕(惴惴:恐懼、擔憂的樣子)。 |
哀兵必勝 | 哀兵:由受迫而悲憤地奮起反抗的軍隊。一說“哀;憫也”。憐惜和慈愛士卒。①指因受欺侮而懷著激憤情緒為正義而戰的軍隊一定能打勝仗。反引申為由橫遭侵凌殘害而悲憤滿腔的國家和民族;能奮起抗戰;必獲勝利。②慈愛士卒而得人心者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