撫梁易柱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撫:用手托著;易:更換。傳說商紂王手托屋梁,抽換房柱。形容力大無比。
出處晉·皇甫謐《帝王世紀》:“紂倒曳九牛,撫梁易柱。”
例子唐·皮日休《鹿門隱書六十篇序》:“夫桀、紂之君,握鉤伸鐵,撫梁易柱,手格熊羆,走及虎兕,力甚也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fǔ liáng yì zhù
注音ㄈㄨˇ ㄌ一ㄤˊ 一ˋ ㄓㄨˋ
繁體撫樑易柱
感情撫梁易柱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比喻句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難得糊涂(意思解釋)
- 治絲益棼(意思解釋)
- 一路風塵(意思解釋)
- 鐵郭金城(意思解釋)
- 故步不離(意思解釋)
- 目不轉(zhuǎn)睛(意思解釋)
- 穩(wěn)操勝券(意思解釋)
- 敷衍了事(意思解釋)
- 奇貨可居(意思解釋)
- 經(jīng)史百子(意思解釋)
- 動魄驚心(意思解釋)
- 之子于歸(意思解釋)
- 受益匪淺(意思解釋)
- 無影無蹤(意思解釋)
- 汲汲顧影(意思解釋)
- 耳聰目明(意思解釋)
- 慮周藻密(意思解釋)
- 哀兵必勝(意思解釋)
- 沉魚落雁(意思解釋)
- 餓殍遍野(意思解釋)
- 面如土色(意思解釋)
- 慢條斯理(意思解釋)
- 勿謂言之不預(意思解釋)
- 強人所難(意思解釋)
- 掛冠歸去(意思解釋)
- 泣不成聲(意思解釋)
- 腦瓜不靈(意思解釋)
- 丹書鐵契(意思解釋)
※ 撫梁易柱的意思解釋、撫梁易柱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(wǎng)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大有可為 | 事情很值得做;很有開拓或發(fā)展有前途。 |
滿滿當當 | 形容很滿的樣子。 |
習非成是 | 對某些錯誤事情習慣了,反以為本來就是對的。 |
滿山遍野 | 布滿山嶺田野。形容數(shù)量多或范圍廣。 |
八荒之外 | 八面荒遠的地方以外。形容極其曠遠。 |
鬼爛神焦 | 形容火災慘烈,眾多的人被燒死。 |
頭面人物 | 指在社會上有較大名聲或勢力的人(多含貶義)。 |
喔咿儒睨 | 儒睨:強笑的樣子。形容老著臉皮,強作歡顏。 |
倒冠落佩 | 冠:帽子;佩:佩玉。這里指官服。脫下帽子,摘去佩玉。形容辭官還鄉(xiāng)。 |
顧影弄姿 | 顧影:看著自己的身影;弄姿:做出各種姿態(tài)。對著自己的身影,做出各種姿態(tài)。形容賣弄身形,自我欣賞。 |
紛亂如麻 | 麻:麻團。交錯雜亂像一團亂麻。 |
風俗人情 |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風尚、禮節(jié)、習慣等。 |
雨散風流 | 比喻離散。 |
乳臭未干 | 身上的奶腥氣還沒有退盡。對年幼人表示輕蔑的說法。 |
以毒攻毒 | 攻:治。用毒藥治病毒。喻指用對方使用的厲害手段制服對方。 |
吉光片羽 | 片羽:一片羽毛;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塊毛皮;吉光:古代傳說中的神獸;毛皮為裘;入水數(shù)日不沉;入火不焦。比喻殘存的極其珍貴的文物。 |
孝子賢孫 |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孫。泛指有孝行的子孫。 |
進讒害賢 | 讒:讒言,說他人的壞話;賢:賢良,指好人。說壞話,陷害好人。 |
三十三天 | 佛教稱欲界第六天為三十三天,即忉利天。后形容最高的地方。 |
道山學海 | 道、學:學問。學識比天高比海深。形容學識淵博。 |
文治武功 | 政績和戰(zhàn)功。指治理國家和對外用兵都功績顯著。舊時多用為對帝王或重臣的贊譽之詞。 |
安閑自得 | 自得:自己感到舒適。安靜清閑,感到非常舒適。 |
兵戎相見 | 兵戎:武器。以武力相見。指用戰(zhàn)爭解決問題。 |
湖光山色 | 湖水風光;山巒秀色。形容山水景色之美。 |
超然物外 | 超然:脫離;不介入;物:客觀世界。超脫于世俗生活之外;意指對現(xiàn)實的一切都不感興趣。也比喻置身事外。 |
穩(wěn)如泰山 | 穩(wěn):穩(wěn)固。穩(wěn)固得像泰山一樣。形容極其穩(wěn)固;不可動搖。 |
韓信將兵,多多益善 | 將:統(tǒng)率,指揮。比喻越多越好。 |
祝哽祝噎 | 祝:禱祝;哽、噎:食物堵住食道。古代帝王敬老、養(yǎng)老的表示:請年老致仕者飲酒吃飯,設置專人禱祝他們不哽不噎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