負老提幼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見“負老攜幼”。
出處《云笈七簽》卷十九:“當期之世,水旱蝗蟲,五谷饑貴,兵革并起,人民疾疫,道路不通,負老提幼,散流他方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fù lǎo tí yòu
注音ㄈㄨˋ ㄌㄠˇ ㄊ一ˊ 一ㄡˋ
繁體負老提幼
感情負老提幼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、狀語;用于出行。
近義詞扶老攜幼、負老攜幼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聲東擊西(意思解釋)
- 發綜指示(意思解釋)
- 富貴不淫,威武不屈(意思解釋)
- 丑聲遠播(意思解釋)
- 廣闊天地(意思解釋)
- 蝶粉蜂黃(意思解釋)
- 姹紫嫣紅(意思解釋)
- 歸十歸一(意思解釋)
- 風俗人情(意思解釋)
- 飽食暖衣(意思解釋)
- 專心一志(意思解釋)
- 死對頭(意思解釋)
- 新官上任三把火(意思解釋)
- 經史百子(意思解釋)
- 黑天半夜(意思解釋)
- 之子于歸(意思解釋)
- 狼吞虎咽(意思解釋)
- 綠林強盜(意思解釋)
- 不寧唯是(意思解釋)
- 草滿囹圄(意思解釋)
- 心小志大(意思解釋)
- 湖海飄零(意思解釋)
- 恩重如山(意思解釋)
- 為萬安計(意思解釋)
- 舉措不當(意思解釋)
- 處安思危(意思解釋)
- 久而久之(意思解釋)
- 可乘之機(意思解釋)
※ 負老提幼的意思解釋、負老提幼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不動聲色 | 動:變動;聲:說話的聲音;色:臉色。內心活動絲毫沒有在語言和神情上流露出來。形容鎮靜、沉著。也作“聲色不動”、“不露聲色”。 |
心灰意懶 | 灰心失望;意志消沉。形容喪失信心;不圖進取。灰:消沉;懶:懈怠。 |
紙老虎 | 指表面強大而無實際本事的東西。 |
氣充志驕 | 謂心滿意得,驕傲自大。 |
心里有鬼 | 指心里暗藏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計劃。 |
遺形藏志 | 超脫形骸,舍棄心性,進入忘我的精神境界。 |
空口無憑 | 憑:憑證。只是嘴說;沒有憑證。指不足為據。 |
死不開口 | 至死也不說話。指緘口不言 |
討價還價 | 賣主要價高;買主給價低;雙方要反復爭議?,F比喻在進行談判時反復爭議;或接受任務時講條件。 |
錯落有致 | 致:別致;有情趣;錯落:參差交錯;致:情趣。形容事物的布局雖然參差不齊;但卻極有情趣;使人看了有好感。 |
皮笑肉不笑 | 極其不自然地裝出一副笑臉。形容虛偽或心懷惡意的樣子。 |
風情月意 | 指男女相互愛戀的情思。同“風情月思”。 |
賢母良妻 | 見“賢妻良母”。 |
會少離多 | 相會少,別離多。感慨人生聚散無?;騽e離之苦。 |
千真萬確 | 真:真實;確:確實。形容情況非常確實。 |
山陰道上,應接不暇 | 山陰道:在會稽城西南郊外,那里風景優美。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,看不勝看。后用下句比喻來往的人多,應接不過來。 |
歐風美雨 | 比喻來自歐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襲。 |
脫口而出 | 指話語未經思索;隨口而言。脫口:不加思索地開口說。 |
河山之德 | 《詩·墉風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”。陸德明釋文:“《韓詩》云:德之美貌”。王先謙《詩三家義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淵然而深,皆以狀德容之美”。后以《河山之德》形容婦人德容之美。 |
拼得一身剮,敢把皇帝拉下馬 | 剮:古代酷刑,割肉。比喻再難的事,拼著一死也敢干下去。 |
閉門讀書 | 關起門來在家里讀書。形容專心埋頭苦讀。 |
長他人志氣,滅自己威風 | 指一味助長別人的聲勢,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。 |
妖魔鬼怪 | 迷信的傳說中危害人類的妖精和魔鬼。比喻形形色色害人的東西或人。 |
辭喻橫生 | 橫生:橫逸而出。言辭生動,橫逸而出。 |
識時務者為俊杰 | 意思是能認清時代潮流的,是聰明能干的人。認清時代潮流勢,才能成為出色的人物。 |
亂作一團 | 混雜在一起,形容極為混亂。 |
一枕黃粱 | 比喻夢幻的不現實的好事;也比喻想要實現的美好理想不能實現;落得一場空。 |
濫用職權 | 指過分地或非法地行使自己掌握的權力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