負鼎之愿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鼎:古代立國的重器。擔負輔佐君王大任的愿望。
出處西漢·韓嬰《韓詩外傳》第七卷:“伊尹故有莘氏僮也,負鼎操俎調五味,而立為相,其遇湯也。”
例子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馬援傳論》:“及定節立謀,以干時主,將懷負鼎之愿,蓋為千載之遇焉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fù dǐng zhī yuàn
注音ㄈㄨˋ ㄉ一ㄥˇ ㄓ ㄩㄢˋ
繁體負鼎之愿
感情負鼎之愿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;用于人的理想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度外之人(意思解釋)
- 解鈴還須系鈴人(意思解釋)
- 千金之裘,非一狐之腋(意思解釋)
- 師心自是(意思解釋)
- 吉星高照(意思解釋)
- 百川歸海(意思解釋)
- 默不做聲(意思解釋)
- 羅掘一空(意思解釋)
- 鑒影度形(意思解釋)
- 少壯不努力,老大徒傷悲(意思解釋)
- 尾生之信(意思解釋)
- 天之驕子(意思解釋)
- 投石問路(意思解釋)
- 可想而知(意思解釋)
- 氣象萬千(意思解釋)
- 妻兒老少(意思解釋)
- 兵微將寡(意思解釋)
- 大腹便便(意思解釋)
- 分門別類(意思解釋)
- 各行其是(意思解釋)
- 鮮血淋漓(意思解釋)
- 信口開河(意思解釋)
- 春寒料峭(意思解釋)
- 雙柑斗酒(意思解釋)
- 雷大雨小(意思解釋)
- 了如指掌(意思解釋)
- 妙語連珠(意思解釋)
- 耳聰目明(意思解釋)
※ 負鼎之愿的意思解釋、負鼎之愿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離經辨志 | 讀斷經書文句,明察圣賢志向。 |
窮途潦倒 | 潦倒:失意。形容無路可走,十分失意。參看“窮愁潦倒”。 |
處實效功 | 處:辦理。效:效驗,效果。功:功績,成效。處理事情從實際出發,講究功效。 |
皮開肉綻 | 綻:裂開。皮肉都裂開。形容被毆打得傷勢極重。 |
珠宮貝闕 | 用珍珠寶貝做的宮殿。形容房屋華麗。 |
一文不名 | 一文錢都沒有(名:占有)。形容非常貧困。 |
云天霧地 | 比喻不明事理,糊里糊涂。 |
多情善感 | 感情豐富,容易傷感。 |
春冰虎尾 | 踩著老虎尾巴,走在春天將解凍的冰上。比喻處境非常危險。 |
徇私舞弊 | 為了個人利益或照顧私人關系而弄虛作假;做不合法規的事。徇:依從;舞弊:用欺騙的方法做違反法規的事。 |
有目共睹 | 睹:看見。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見。形容極其明顯。 |
熟能生巧 | 巧:技巧。熟練了;就能找到竅門。 |
心煩意亂 | 心情煩躁;思緒紛亂。形容內心煩悶焦躁。煩:煩躁;意:心緒;心思。 |
一條龍 | 比喻事物首尾相連,排成一條連續不斷的線。也比喻生產程序或工作環節上的相關聯的連續。 |
安閑自得 | 自得:自己感到舒適。安靜清閑,感到非常舒適。 |
有求必應 | 只要有人請求;就一定答應。形容容易答應人的請求;好說話。 |
穩如泰山 | 穩:穩固。穩固得像泰山一樣。形容極其穩固;不可動搖。 |
念茲在茲 | 念:思念;記念;茲:此;這個。念念不忘某件事。 |
形影相隨 | 像人或物體與其影子那樣總是在一起。形容關系密切;永不分離。 |
坐以待斃 | 待:等待;斃:死。坐著等死。指無力抗爭或不想抗爭。 |
雞口牛后 | 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,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。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,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。 |
撥亂濟危 | 平定亂世,救濟危難。亦作“撥亂濟時”。 |
張徨失措 | 見“張皇失措”。 |
命途多舛 | 舛:不順,不幸。命運充滿不順。指一生坎坷,屢受挫折。 |
長他人志氣,滅自己威風 | 指一味助長別人的聲勢,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。 |
驚心悼膽 | 悼:戰栗。形容恐懼到極點。 |
扯旗放炮 | 比喻公開張揚。 |
絕路逢生 | 形容在最危險的時候得到生路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