烽鼓不息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烽鼓:烽火與戰鼓;息:停止。比喻戰亂不止。
出處南朝·梁·沈約《齊故安陸昭王碑》:“晉宋迄今,有切民患;烽鼓相望,歲時不息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fēng gǔ bù xī
注音ㄈㄥ ㄍㄨˇ ㄅㄨˋ ㄒ一
繁體烽皷不息
感情烽鼓不息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;指戰亂不止。
近義詞烽火連年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經史子集(意思解釋)
- 浪跡江湖(意思解釋)
- 為民請命(意思解釋)
- 居重馭輕(意思解釋)
- 門當戶對(意思解釋)
- 尾生之信(意思解釋)
- 奇才異能(意思解釋)
- 志在千里(意思解釋)
- 辭簡意足(意思解釋)
- 薄暮冥冥(意思解釋)
- 萬馬奔騰(意思解釋)
- 歸十歸一(意思解釋)
- 指天誓日(意思解釋)
- 鴻儒碩學(意思解釋)
- 有目共睹(意思解釋)
- 淡泊以明志,寧靜以致遠(意思解釋)
- 經史百子(意思解釋)
- 通俗易懂(意思解釋)
- 羊質虎皮(意思解釋)
- 度德量力(意思解釋)
- 汗馬功勞(意思解釋)
- 迫不得已(意思解釋)
- 天網恢恢(意思解釋)
- 會少離多(意思解釋)
- 踵武前賢(意思解釋)
- 無影無蹤(意思解釋)
- 舉目無親(意思解釋)
- 昏聵無能(意思解釋)
※ 烽鼓不息的意思解釋、烽鼓不息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坐薪懸膽 | 坐臥在柴草上,懸膽嘗其味。比喻刻苦自勵,奮發圖強。 |
翻箱倒柜 | 把箱子柜子都倒過來;形容徹底搜尋查看。也比喻無保留地拿出自己的東西。 |
狐死首丘 | 首丘:頭向著狐穴所在的土丘。傳說狐貍將死時,頭必朝向出生的山丘。比喻不忘本。也比喻暮年思念故鄉。 |
荒淫無恥 | 荒淫:貪酒好色。生活糜爛;不知羞恥。 |
窮鄉僻壤 | 指荒遠偏僻的地方。 |
當機立斷 | 面臨緊急關頭;毫不猶豫地作出決斷。當:面臨;斷:決斷。 |
平淡無奇 | 奇:特殊。平平淡淡;沒有什么顯著的、出色的地方。 |
遁入空門 | 遁:逃遁;空門:指佛教,因佛教認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。指出家。避開塵世而入佛門。 |
纏綿悱惻 | 纏綿:情感縈繞而不能解脫;悱惻:悲苦。形容心情悲苦;無法排遣。后也指詩文情調凄愴而婉轉。也作“悱惻纏綿”。 |
三三兩兩 | 三個兩個地在一起。形容人數不多。 |
大腹便便 | 便便:肥胖的樣子。肚子又大又肥。形容人長得非常肥胖。多指腹內空虛而言。現也多用形容不勞而獲的人。 |
家無儋石 | 十斗為一石,兩石為一儋。形容家里沒有存糧。比喻家境困難。 |
美人遲暮 | 原意是有作為的人也將逐漸衰老。比喻因日趨衰落而感到悲傷怨恨。 |
東施效顰 | 美女西施因病皺眉;顯得更美。鄰里丑女(后稱東施);機械地模仿;也皺起眉頭;結果這副苦相使她顯得更丑(效:模仿;顰:皺眉頭)。比喻不顧具體條件;不加分析地胡亂摹仿別人;結果適得其反;顯得可笑。 |
龍馭上賓 | 亦作“龍御上賓”。《史記·封禪書》:“黃帝采首山銅,鑄鼎于荊山下。鼎既成,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。黃帝上騎,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,龍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龍馭上賓”為皇帝之死的諱飾語。意為乘龍升天,為天帝之賓。 |
迭床架屋 | 床上擱床,屋上架屋。比喻重復、累贅。 |
依樣畫葫蘆 | 比喻單純地照樣子模仿;也作“依樣葫蘆”;“比著葫蘆畫瓢”、“照葫蘆畫瓢”。 |
快人快語 | 快:爽利;直爽。爽快人說爽快話。 |
迫不得已 | 迫:逼迫;已:停止;結束。逼得毫無辦法;不得不如此。 |
不在話下 | 原多用于舊小說中;表示故事暫告一段落;轉入別的情節。現多指事物輕微;不值得說或事情當然是這樣;用不著說。 |
無影無蹤 | 蹤:蹤跡。形容完全消失;不知去向。 |
引領翹首 | 引領:伸長脖子;翹首:抬頭。伸長脖子,抬著頭。非常盼望的樣子。 |
坐以待斃 | 待:等待;斃:死。坐著等死。指無力抗爭或不想抗爭。 |
飛蛾撲火 | 蛾:像蝴蝶似的昆蟲。飛蛾撲到火上。比喻自尋死路;自取滅亡。 |
眾口鑠金,積毀銷骨 | 鑠金:熔化金屬;積毀:積累的毀謗;銷骨:熔化骨頭。眾人的言論能夠熔化金屬,紛紛而來的毀謗足以致人于死地。比喻輿論力量的強大。 |
圖窮匕見 |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來的目的。窮:盡;匕:匕首;短劍。 |
當頭棒喝 | 當頭:迎頭;喝:大聲喊叫。原是佛教用語。禪宗和尚接待初學的人用棒迎頭一擊;或大喝一聲;以考驗對方的領悟程度。現在泛指使人震動和醒悟的猛烈手段。 |
斗轉星移 | 北斗轉換了方向;星辰移了位置。形容時間的流逝;歲月的變遷。斗:北斗星;星:星辰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