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揚踔厲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原指周初《武》樂的舞蹈動作。手足發揚,蹈地而猛烈,象征太公望輔助武王伐紂時勇往直前的意志。后比喻精神奮發,意氣昂揚。
出處西漢 戴圣《禮記 樂記》:“發揚蹈厲,大(太)公之志也。”
例子倘或換一個發揚踔厲的的局面,人心一變,鼓舞向上,那時候大申天討,倒要讓大家看看,到底誰行誰不行.(高陽《清宮外史》下冊)
基礎信息
拼音fā yáng chuō lì
注音ㄈㄚ 一ㄤˊ ㄔㄨㄛ ㄌ一ˋ
繁體發揚踔厲
感情發揚踔厲是褒義詞。
用法聯合式;作謂語;比喻精神奮發,意氣昂揚。
近義詞發揚蹈厲
英語vigorous and full of spirit(energetic)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支支吾吾(意思解釋)
- 無妄之災(意思解釋)
- 誅求無度(意思解釋)
- 尾生之信(意思解釋)
- 活蹦亂跳(意思解釋)
- 連編累牘(意思解釋)
- 一文不名(意思解釋)
- 反面無情(意思解釋)
- 凡事預則立,不預則廢(意思解釋)
- 國泰民安(意思解釋)
- 討價還價(意思解釋)
- 龍爭虎斗(意思解釋)
- 遺世絕俗(意思解釋)
- 古里古怪(意思解釋)
- 手不釋書(意思解釋)
- 鮮血淋漓(意思解釋)
- 超然物外(意思解釋)
- 欺人自欺(意思解釋)
- 散言碎語(意思解釋)
- 天網恢恢(意思解釋)
- 不在話下(意思解釋)
- 如出一轍(意思解釋)
- 北斗之尊(意思解釋)
- 戰不旋踵(意思解釋)
- 無聲無息(意思解釋)
- 息息相關(意思解釋)
- 發人深思(意思解釋)
- 經國之才(意思解釋)
※ 發揚踔厲的意思解釋、發揚踔厲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救世主 | 基督徒對耶酥的稱呼。比喻挽救世界的人物。 |
一門心思 | 一心一意。 |
催人淚下 | 催:催促,促使。形容事跡十分感人,使人不禁流下眼淚。 |
千金之裘,非一狐之腋 | 價值千金的皮衣,決非一只狐貍的腋皮所能做成。比喻積小才能成大,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。 |
失敗是成功之母 | 母:先導,根源。失敗往往是成功的先導。指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就能取得勝利。 |
失魂喪膽 | 形容極度恐慌。 |
鐵郭金城 | 比喻設防堅固的城池。 |
所作所為 | 指做的一切事情或全部行為。多指一些不好的行為。 |
門當戶對 | 門、戶:代指整個家庭的社會地位、經濟狀況和家庭成員的文化程度等;當:相稱;對:合適;對等。舊指男女雙方家族的社會政治地位和經濟狀況不相上下;適宜通婚結親。現泛指人與人的身份相等;物與物的對稱適合等。 |
臭名遠揚 | 名:名聲;臭名:壞名聲;揚:傳播。壞名聲傳得很遠。也作“丑聲遠播”。 |
空谷傳聲 | 谷:山谷。人在山谷中發出音響;立即可以聽到回聲。比喻很快有所反響。 |
龍騰虎躍 | 騰、躍:跳起;跳躍。像龍那樣飛騰;像虎那樣跳躍。形容非常活躍的姿態。也作“龍跳虎躍。” |
快心滿志 | 見“快心遂意”。 |
喔咿儒睨 | 儒睨:強笑的樣子。形容老著臉皮,強作歡顏。 |
一哄而起 | 喧鬧;起哄。經過一陣喧鬧便馬上行動起來。形容無組織無計劃地行動。 |
路無拾遺 | 見“路不拾遺”。 |
白發蒼蒼 | 蒼蒼:灰白色。形容年邁而頭發花白。 |
發號施令 | 發、施:發布;下達;號:號令、命令。發布命令;下達指示;進行指揮。 |
弟子孩兒 | 弟子:歌妓,妓女。婊子養的。 |
懸石程書 | 形容勤于政事。 |
拔茅連茹 | 茅:白茅,一種多年生的草;茹:植物根部互相牽連的樣子。比喻互相推薦,用一個人就連帶引進許多人。 |
婆婆媽媽 | 形容人動作瑣細,言語羅唆。也形容人感情脆弱。 |
共商國是 | 國是:國事;國家的大政方針。共同商量國家的政策和方針。 |
黃耳傳書 | 黃耳:犬名;書:書信。黃犬為主人往返傳書。后比喻傳遞家信。 |
舉直錯枉 | 舉:選拔。直:正直,指正直之人。錯:通“措”,廢棄,放棄。枉:彎曲,比喻邪惡之人。起用正直賢良,罷黜奸邪佞人。亦作“舉直厝枉”、“舉直措枉”。 |
舞刀躍馬 | 揮舞刀槍,縱躍戰馬。比喻奮勇作戰。 |
輕重緩急 | 緩:慢;不急。指各種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;有急于要辦的和可以慢一點辦的。 |
心服口服 |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。形容真心服氣或認輸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