犯而不校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犯:冒犯;校:計較。別人冒犯了;也不計較。
出處先秦 孔子《論語 泰伯》:“以能問于不能,以多問于寡;有若無,實若虛,犯而不校。”
例子惠養民道:“犯而不校,何以罰為?”大家微笑,各自散去。(清 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五十五回)
基礎信息
拼音fàn ér bù jiào
注音ㄈㄢˋ ㄦˊ ㄅㄨˋ ㄐ一ㄠˋ
正音“校”,不能讀作“xiào”。
感情犯而不校是貶義詞。
用法復雜式;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含貶義。
辨形“校”,不能寫作“較”。
近義詞唾面自干
反義詞針鋒相對、以眼還眼
英語be wronged but not to seek revenge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一絲不茍(意思解釋)
- 肝髓流野(意思解釋)
- 犬馬戀主(意思解釋)
- 七搭八扯(意思解釋)
- 起兵動眾(意思解釋)
- 堂堂一表(意思解釋)
- 刑期無刑(意思解釋)
- 叫化子(意思解釋)
- 滿園春色(意思解釋)
- 恐后爭先(意思解釋)
- 心上心下(意思解釋)
- 知往鑒今(意思解釋)
- 才高七步(意思解釋)
- 空腹高心(意思解釋)
- 伸手不見五指(意思解釋)
- 為虎作倀(意思解釋)
- 三十六計,走為上計(意思解釋)
- 東道主(意思解釋)
- 罵罵咧咧(意思解釋)
- 踉踉蹌蹌(意思解釋)
- 隨俗雅化(意思解釋)
- 落荒而逃(意思解釋)
- 一枕黃粱(意思解釋)
- 爾虞我詐(意思解釋)
- 三月不知肉味(意思解釋)
- 滅絕人性(意思解釋)
- 坐耗山空(意思解釋)
- 手足無措(意思解釋)
※ 犯而不校的意思解釋、犯而不校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流離瑣尾 | 比喻處境由順利轉為艱難。 |
患難與共 | 患難:危險艱苦的環境;與共:在一起。指在不利處境中共同承擔災難和困苦。 |
刑期無刑 | 刑罰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,從而達到不用開的目的。 |
八荒之外 | 八面荒遠的地方以外。形容極其曠遠。 |
寧為雞口,不為牛后 | 牛后:牛的肛門。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,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。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,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。 |
繁文縟節 | 文;節:舊時指禮節;縟:繁重。繁瑣過多的禮節、儀式。也指繁瑣多余的事項或手續。 |
薄暮冥冥 | 薄暮:傍晚;太陽落山的時候;冥冥:天地昏暗。傍晚時天色昏暗。 |
廢書而嘆 | 因有所感而停止讀書。 |
敷衍了事 | 敷衍:將就應付;不認真。了:了結。將就應付地把事辦了。指做事不認真;缺乏責任心。 |
婆婆媽媽 | 形容人動作瑣細,言語羅唆。也形容人感情脆弱。 |
將伯之呼 | 指求人幫助。 |
黃耳傳書 | 黃耳:犬名;書:書信。黃犬為主人往返傳書。后比喻傳遞家信。 |
異寶奇珍 | 珍異難得的寶物。 |
理直氣壯 | 直:正確、合理、充分;氣壯:氣勢旺盛。理由正確、充分;說話的氣勢就很盛。 |
打情賣笑 | 打情罵俏,指男女調情。 |
禮壞樂缺 | 禮:社會道德、行為的規范;樂:教化的規范;缺:殘破,廢缺。形容社會綱紀紊亂,動蕩不安。 |
凡夫俗子 | 泛指平庸的人。 |
短壽促命 | 短命早死,要命。 |
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 | 比喻說話夸大之極。同“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”。 |
過門不入 | 經過家門而不回家。形容忠于職守,公而忘私。 |
敗德辱行 | 敗壞道德和操守。 |
繁榮富強 | 繁榮:(經濟或事業)蓬勃發展;興盛;富強:(國家)生產豐富;力量強大。形容國家興旺發達;富足強大。 |
甘拜下風 | 甘心情愿拜倒在下方。自認不如對方;表示真心佩服。 |
服氣吞露 | 服氣:導引之術,即氣功。指修煉道術。 |
朝升暮合 | 零碎賣米。形容生活困難。 |
高步通衢 | 見“高步云衢”。 |
抗塵走俗 | 形容為了名利,到處奔走鉆營。 |
背義忘恩 | 指背棄道義,忘卻恩德。同“背恩忘義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