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蒙振聵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聲音很大,連耳聾的人也聽得見。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麻木的人。
出處清 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44回:“先生,你這一番議論,真可謂之發蒙振聵。”
例子先生,你這一番議論,真可謂之發蒙振聵。(清 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十四回)
基礎信息
拼音fā méng zhèn kuì
注音ㄈㄚ ㄇㄥˊ ㄓㄣˋ ㄎㄨㄟˋ
繁體發蒙振聵
感情發蒙振聵是褒義詞。
用法聯合式;作謂語、定語;含褒義。
近義詞振聾發聵
英語make a deaf man hear and a blind man see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服牛乘馬(意思解釋)
- 輪焉奐焉(意思解釋)
- 林下風致(意思解釋)
- 酒囊飯袋(意思解釋)
- 氣充志驕(意思解釋)
- 春風風人(意思解釋)
- 珠宮貝闕(意思解釋)
- 以弱制強(意思解釋)
- 大千世界(意思解釋)
- 離弦走板(意思解釋)
- 粗制濫造(意思解釋)
- 婆婆媽媽(意思解釋)
- 國無寧日(意思解釋)
- 錯落有致(意思解釋)
- 打情賣笑(意思解釋)
- 皮笑肉不笑(意思解釋)
- 春去冬來(意思解釋)
- 離奇古怪(意思解釋)
- 春寒料峭(意思解釋)
- 斗轉星移(意思解釋)
- 眾所瞻望(意思解釋)
- 別有用心(意思解釋)
- 赤膽忠心(意思解釋)
- 困獸猶斗(意思解釋)
- 流風馀俗(意思解釋)
- 聲馳千里(意思解釋)
- 踉踉蹌蹌(意思解釋)
- 無所用心(意思解釋)
※ 發蒙振聵的意思解釋、發蒙振聵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成語接龍(順接)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冠履倒置 | 比喻上下位置顛倒,尊卑不分。 |
一路風塵 | 形容旅途辛苦。 |
鋪張浪費 | 鋪張:講排場。過分地講究排場;浪費人力、物力、財力。 |
章甫薦履 | 冠被墊在鞋子下。比喻上下顛倒。 |
殺雞取卵 | 殺了雞取出雞蛋。比喻貪圖眼前的一點好處;而損害長遠的利益。 |
擦肩而過 | 擦:挨。挨著肩而溜走。指沒有抓住機會。 |
止于至善 | 達到最完善的境界。 |
之死靡二 | 同“之死靡它”。 |
一寸光陰一寸金 | 一寸光陰:指日影移動一寸;形容很短的時間。形容時間的寶貴。 |
黑不溜秋 | 形容黑得很難看。 |
拔苗助長 | 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,急于求成,反而壞事。 |
興高采烈 | 興致高;精神飽滿。采:精神;烈:強烈;旺盛。 |
熟能生巧 | 巧:技巧。熟練了;就能找到竅門。 |
凹凸不平 |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進的地方。 |
意興索然 | 索然:全無,空盡。興致全無。形容一點興致也沒有。亦作“興致索然”。 |
古往今來 | 從古代到現在。泛指很長一段時間。 |
凡夫俗子 | 泛指平庸的人。 |
超然物外 | 超然:脫離;不介入;物:客觀世界。超脫于世俗生活之外;意指對現實的一切都不感興趣。也比喻置身事外。 |
穩如泰山 | 穩:穩固。穩固得像泰山一樣。形容極其穩固;不可動搖。 |
安身立命 | 安身:有容身之所;立命:精神上安定。指生活有著落;精神有所寄托。 |
綠林強盜 | 指山林的強盜。 |
輕重緩急 | 緩:慢;不急。指各種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;有急于要辦的和可以慢一點辦的。 |
充耳不聞 | 充:塞住;聞:聽。塞住耳朵不聽。形容不聽別人的意見或勸告。 |
歲寒三友 | 松、竹經冬不凋,梅花耐寒開放,因此有“歲寒三友”之稱。 |
人盡其才 | 充分發揮每一個人的才能。盡:全部用出。 |
閉門讀書 | 關起門來在家里讀書。形容專心埋頭苦讀。 |
罵罵咧咧 | 指在說話中夾雜著罵人的話 |
息息相關 | 息:呼吸。呼吸也相互關連。形容非常密切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