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策決科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策:策問;科:等第。拆閱策問題目,以決定錄取。舊指應試取中。
出處漢·揚雄《法言·學行》:“或曰:‘書與經同,而世不尚,治之可乎?’曰:‘可。’或人啞爾笑曰:‘須以發策決科。’”
例子金·董結元《西廂記》第六卷:“我當發策決科,策名仕版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fā cè jué kē
注音ㄈㄚ ㄘㄜˋ ㄐㄩㄝˊ ㄎㄜ
繁體發筞決科
感情發策決科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;指應試取中。
近義詞金榜題名
反義詞名落孫山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語重情深(意思解釋)
- 初生之犢不畏虎(意思解釋)
- 大名鼎鼎(意思解釋)
- 明若觀火(意思解釋)
- 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從何說起(意思解釋)
- 陳言務去(意思解釋)
- 掉以輕心(意思解釋)
- 舉賢任能(意思解釋)
- 不費吹灰之力(意思解釋)
- 空口無憑(意思解釋)
- 進道若退(意思解釋)
- 指天誓日(意思解釋)
- 作亂犯上(意思解釋)
- 永垂不朽(意思解釋)
- 作壁上觀(意思解釋)
- 死不開口(意思解釋)
- 心曠神怡(意思解釋)
- 龍爭虎斗(意思解釋)
- 樹欲靜而風不止(意思解釋)
- 春光明媚(意思解釋)
- 亡命之徒(意思解釋)
- 讀書種子(意思解釋)
- 地大物博(意思解釋)
- 鮮血淋漓(意思解釋)
- 穩如泰山(意思解釋)
- 切樹倒根(意思解釋)
- 綠林強盜(意思解釋)
- 雙柑斗酒(意思解釋)
※ 發策決科的意思解釋、發策決科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反手可得 | 反:翻轉。翻轉手掌學可得到。形容極其易得。 |
狼號鬼哭 | 形容哭聲凄慘。 |
明若觀火 | 象看火那樣清楚。形容看事物十分明晰。 |
長夜之飲 | 指通宵宴飲。 |
暴發戶 | 指突然發了財得了勢的人。 |
先聲奪人 | 聲:聲勢;奪人:指動搖人心。先張揚自己的聲勢以壓倒對方。也比喻做事搶先一步。 |
窮家富路 | 指居家應節儉,出門則要多帶盤纏,免遭困窘。 |
兵荒馬亂 | 兵、馬:指戰爭;荒:荒亂。指社會秩序極端不安定。形容戰時社會動蕩不安;混亂的情景。 |
折臂三公 | 晉代的羊枯,曾墜馬折斷手臂,官至三公。指貴官墮馬。 |
光前裕后 | 光前:光興前業;裕后:恩澤流傳及子孫。指增光前代;造福后人。形容功績顯著。 |
骨肉之親 | 骨肉:骨和肉,比喻至親;親:親愛。比喻父母、兄弟、子女之間相親相愛的關系。 |
以毒攻毒 | 攻:治。用毒藥治病毒。喻指用對方使用的厲害手段制服對方。 |
罪上加罪 | 指罪惡更為嚴重。 |
眾建賢才 | 建:建樹;賢才:優秀的人才。選用眾多優秀的人才。 |
惡醉強酒 | 強:硬要。怕醉卻又猛喝酒。比喻明知故犯。 |
地大物博 | 地域遼闊;物產豐富。 |
依樣畫葫蘆 | 比喻單純地照樣子模仿;也作“依樣葫蘆”;“比著葫蘆畫瓢”、“照葫蘆畫瓢”。 |
身敗名裂 | 地位喪失;名聲敗壞。現在也形容干了壞事;遭到徹底失敗。 |
牽腸掛肚 | 牽扯感情的事情在心頭纏繞。形容非常掛念;不放心。 |
天網恢恢 | 比喻作惡的人一定難逃懲罰。 |
狂風暴雨 | 大風大雨。比喻聲勢猛烈或處境險惡。 |
慮周藻密 | 藻:辭藻,措辭。密:縝密。思路嚴謹,措詞縝密。考慮周到,辭采細密。 |
陰陽怪氣 | 形容態度怪癖,冷言冷語,不可捉摸。 |
經國之才 | 指治理國家的才干。 |
除惡務本 | 鏟除惡勢力,必須杜絕根本。 |
強人所難 | 強:勉強。勉強別人做不愿做或做不到的事情。 |
驚惶失措 | 失措:舉止失去常態。驚慌惶恐;舉止失去常態。 |
口是心非 | 心口不一致;口上說一套;心里想一套。形容心口不一致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