遏密八音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遏:阻止;密:寂靜。各種樂器停止演奏,樂聲寂靜。舊指皇帝死后停樂舉哀。后也用以形容國家元首之死。
出處《尚書 舜曲》:“三載,四海遏密八音。”
例子清·梁紹壬《兩般秋雨庵隨筆》第三卷:“余壬午年至京,當遏密八音之際,未得耳聆目賞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è mì bā yīn
注音ㄜˋ ㄇ一ˋ ㄅㄚ 一ㄣ
感情遏密八音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形容國家元首之死。
近義詞八音遏密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秋高氣和(意思解釋)
- 落落大方(意思解釋)
- 一朝權在手,便把令來行(意思解釋)
- 力小任重(意思解釋)
- 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從何說起(意思解釋)
- 遁世離俗(意思解釋)
- 學而時習之(意思解釋)
- 不三不四(意思解釋)
- 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(意思解釋)
- 安眉帶眼(意思解釋)
- 偶一為之(意思解釋)
- 進銳退速(意思解釋)
- 狹路相逢(意思解釋)
- 將伯之呼(意思解釋)
- 羽旄之美(意思解釋)
- 刻不容緩(意思解釋)
- 升官發財(意思解釋)
- 公子哥兒(意思解釋)
- 取之不盡(意思解釋)
- 臭名昭著(意思解釋)
- 過門不入(意思解釋)
- 奮起直追(意思解釋)
- 刮目相看(意思解釋)
- 落落寡合(意思解釋)
- 歐風美雨(意思解釋)
- 如火如荼(意思解釋)
- 束身受命(意思解釋)
- 蕩然無余(意思解釋)
※ 遏密八音的意思解釋、遏密八音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國中之國 | 指一個國家內不受中央政權統轄的政權或地方。 |
經史子集 | 經:經書,儒家經典;史:史書;子:諸子百家著作;集:文集。指古代的經典著作。泛指古代典籍。 |
邇安遠至 | 邇:近處。指近處的人安樂,遠處的人來歸附。形容政治清明。 |
高聳入云 | 聳:直立,高起。高高地直立,直入云端。形容建筑物、山峰等高峻挺拔。 |
假公濟私 | 假:借;濟:補益;助。假借公家的名義來謀取個人利益。 |
長夜之飲 | 指通宵宴飲。 |
一塌糊涂 | 形容混亂或敗壞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。 |
誅求無度 | 斂取、需索財賄沒有限度。 |
人心歸向 | 向:歸向,向往。指人民群眾所擁護的,向往的。 |
屈指一算 | 屈:彎曲。扳著指頭一算。 |
仇人相見,分外眼紅 | 眼紅:激怒的樣子。仇敵碰在一起,彼此更加激怒。 |
進道若退 | 謂前進之道反若后退。 |
凡事預則立,不預則廢 | 預:預先,指事先作好計劃或準備;立:成就;廢:敗壞。不論做什么事,事先有準備,就能得到成功,不然就會失敗。 |
民不畏死 | 畏:懼怕。人民不怕死。形容不怕死的氣慨。 |
魚死網破 | 不是魚死;就是網破。指拼個你死我活。 |
連珠炮 | 連續的火炮。比喻說話很快。 |
不置可否 | 置:擱;放;可:行;否:不行。不說對;也不說不對。指不明確表態。也作“不加可否。” |
共商國是 | 國是:國事;國家的大政方針。共同商量國家的政策和方針。 |
便還就孤 | 就撤回到我這里.。 |
刻不容緩 | 刻:片刻;容:容許;緩:延緩;耽擱。一刻也不容許延緩。形容形勢十分緊迫。 |
天下第一 | 形容沒有人能比得上。 |
卑鄙齷齪 | 齷齪:骯臟。品行惡劣下流。 |
綠林強盜 | 指山林的強盜。 |
臭名昭著 | 名:名聲;昭著:顯著;明顯。壞名聲誰都知道。 |
前仆后繼 | 仆:倒下;繼:跟上。前面的人倒下了;后面的緊跟上去。形容斗爭的英勇壯烈。 |
密鑼緊鼓 | 鑼聲緊,鼓點密。戲曲開臺前的一陣節奏急促的鑼鼓。比喻為配合某人的上臺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氣氛、聲勢。 |
敗德辱行 | 敗壞道德和操守。 |
草滿囹圄 | 監獄里長滿了草。比喻政治清明,犯罪的人極少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