奪席談經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本指講經辯難時,辯勝者奪取他人的坐席。后指見解高明,議論超過當代名流,壓倒眾人。亦作“奪戴憑席”。
出處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戴憑傳》:“帝令群臣能說經者更相難詰,義有不通,輒奪其席以益通者,憑遂重坐五十余席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duó xí tán jīng
注音ㄉㄨㄛˊ ㄒ一ˊ ㄊㄢˊ ㄐ一ㄥ
繁體奪蓆談經
感情奪席談經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比喻在辯論中壓倒眾人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滿滿當當(意思解釋)
- 百川歸海(意思解釋)
- 富貴不淫,威武不屈(意思解釋)
- 長夜之飲(意思解釋)
- 患難與共(意思解釋)
- 香草美人(意思解釋)
- 無時無刻(意思解釋)
- 同室操戈(意思解釋)
- 反治其身(意思解釋)
- 不得而知(意思解釋)
- 百無一是(意思解釋)
- 大千世界(意思解釋)
- 偶一為之(意思解釋)
- 千絲萬縷(意思解釋)
- 鴻儒碩學(意思解釋)
- 共商國是(意思解釋)
- 皮笑肉不笑(意思解釋)
- 離奇古怪(意思解釋)
- 剛愎自用(意思解釋)
- 義不容辭(意思解釋)
- 移日卜夜(意思解釋)
- 如火如荼(意思解釋)
- 河山之德(意思解釋)
- 無所畏懼(意思解釋)
- 命途多舛(意思解釋)
- 搬弄是非(意思解釋)
- 慢條斯理(意思解釋)
- 頭上末下(意思解釋)
※ 奪席談經的意思解釋、奪席談經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杯酒釋兵權 | 釋:解除。本指在酒宴上解除將領的兵權。泛指輕而易舉地解除將領的兵權。 |
及時應令 | 與季節時令相適應。 |
眾多非一 | 指類別甚多,不止一種。 |
齊頭并進 | 幾支隊伍并行前進。也指幾個事情同時展開。 |
裾馬襟牛 | 像馬牛穿上人的衣服。比喻沒有頭腦和無知。亦作“襟裾馬牛”。 |
香草美人 | 舊時詩文中用以象征忠君愛國的思想。 |
一場空 | 努力和希望完全落空。 |
直搗黃龍 | 直接搗毀敵人的巢穴。搗:搗毀;黃龍:黃龍府;金人腹地。現泛指敵人腹地。 |
前腳后腳 | 比喻緊跟著。 |
鬼鬼祟祟 | 迷信的人指鬼怪;或指鬼怪害人。形容行為偷偷摸摸;不光明正大。 |
戶告人曉 | 讓每家每人都知道。 |
沖鋒陷陣 | 陷陣:攻破;深入敵陣。沖向敵人的防線;攻破敵人的陣地。形容作戰英勇。 |
斗水活鱗 | 語本《莊子·外物》:“周昨來,有中道而呼者。周顧視車轍中,有鮒魚焉。周問之曰:‘鮒魚來!子何為者邪?’對曰:‘我,東海之波臣也。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?’”后因以“斗水活鱗”比喻得到微薄的資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。 |
室邇人遙 | 見“室邇人遠”。 |
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|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極,混一天算一天,沒有積極主動的精神。 |
唇槍舌劍 | 嘴唇像槍;舌頭像劍。形容能言善辯;言詞犀利;針鋒相對。也作“舌劍唇槍。” |
清風勁節 | 喻人品純潔,節操堅貞。 |
屢試不爽 | 屢次試驗都不錯。 |
汲汲顧影 | 惶惶然自顧其影,孤苦失望的樣子。也指頻頻地自顧其影,洋洋得意的樣子。 |
唯利是圖 |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。惟:只有;惟獨;圖:貪圖;追求。 |
慌不擇路 | 勢急心慌,顧不上選擇道路。 |
逢人說項 | 比喻到處為人說好話 |
光怪陸離 | 光怪:奇異的光彩;陸離:色彩繁雜。形容奇形怪狀;五顏六色。也形容事物離奇多變。 |
騰聲飛實 | 傳揚名聲與功業。謂使名實俱得傳揚。 |
惹是生非 | 惹:引起。非:事端。招惹是非;引爭事端。 |
發人深思 | 深:無限,沒有窮盡。啟發人深入地思考。形容語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,耐人尋味。 |
致知格物 | 致知:獲得知識;格物:推究事理。獲得知識,推究事物的原理。 |
始終一貫 | 自始至終都一樣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