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征西討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指四處出戰征伐。
出處唐 楊炯《左武衛將軍成安子崔獻行狀》:“至如出車授鉞,東征西討,孤虛向背。”
例子我為國家助成大業,擐甲執銳,垂四十年,東征西討,無復遺恨,第恨汴京下耳!當其勉之。(《元史 木華黎傳》)
基礎信息
拼音dōng zhēng xī tǎo
注音ㄉㄨㄥ ㄓㄥ ㄒ一 ㄊㄠˇ
繁體東征西討
感情東征西討是褒義詞。
用法聯合式;作謂語、定語;含褒義。
近義詞南征北戰、轉戰南北
反義詞安營扎寨、安家立業、安常處順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博通經籍(意思解釋)
- 爐火純青(意思解釋)
- 聞聲相思(意思解釋)
- 春風化雨(意思解釋)
- 失魂喪膽(意思解釋)
- 快馬加鞭(意思解釋)
- 自力更生(意思解釋)
- 有膽有識(意思解釋)
- 暴發戶(意思解釋)
- 志滿意得(意思解釋)
- 結黨營私(意思解釋)
- 臭名遠揚(意思解釋)
- 舉重若輕(意思解釋)
- 照葫蘆畫瓢(意思解釋)
- 肝膽欲碎(意思解釋)
- 仁義道德(意思解釋)
- 飲水思源(意思解釋)
- 目不忍見(意思解釋)
- 貧賤不能移(意思解釋)
- 因噎廢食(意思解釋)
- 囊螢照雪(意思解釋)
- 之死靡二(意思解釋)
- 語短情長(意思解釋)
- 偶一為之(意思解釋)
- 燕雀安知鴻鵠志(意思解釋)
- 摧身碎首(意思解釋)
- 黑天半夜(意思解釋)
- 愛則加諸膝,惡則墜諸淵(意思解釋)
※ 東征西討的意思解釋、東征西討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風流人物 | 風流:指英俊的;杰出的。通常指對一個時代有貢獻、有影響的人物。舊指好色或輕浮放蕩的人。 |
物美價廉 | 廉:便宜。東西價錢便宜,質量又好。 |
畏縮不前 | 畏懼退縮,不敢前進。 |
金屋藏嬌 | 金屋:富麗華貴的房屋;嬌:阿嬌;指漢武帝劉徹的姑母長公主劉嫖的女兒。原指漢武帝劉徹要用金屋接納阿嬌作婦。后指特別寵愛某美貌女子;也特指納妾。 |
目光短淺 | 缺乏遠見卓識的、只顧眼前利益的性質或狀態 |
日日夜夜 | 每天每夜。形容延續的時間長。 |
掉舌鼓唇 | 炫耀口才,夸夸其談。 |
一塌糊涂 | 形容混亂或敗壞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。 |
說一不二 | 指說話算數;說了就不更改。 |
到此為止 | 以這里為界限。 |
之死靡二 | 同“之死靡它”。 |
挖空心思 | 形容費盡心計;想盡一切辦法。 |
雨散風流 | 比喻離散。 |
目不斜視 | 眼睛不往旁邊看。形容目光莊重;神情嚴肅。 |
女扮男裝 | 女子穿上男裝,打扮成男子的模樣。 |
只要功夫深,鐵杵磨成針 | 諺語。比喻只要有決心,肯下功夫,多么難的事也能做成功。 |
兵微將寡 | 微、寡:少。兵少將也不多。形容力量薄弱。 |
舉世無敵 | 全世界沒有能勝過的。 |
理直氣壯 | 直:正確、合理、充分;氣壯:氣勢旺盛。理由正確、充分;說話的氣勢就很盛。 |
共為唇齒 | 比喻互相輔助。 |
閑情逸趣 | 同“閑情逸致”。 |
短壽促命 | 短命早死,要命。 |
膽大心小 | 形容辦事果斷,考慮周密。 |
運籌帷幄 | 運籌:籌劃;策劃。帷幄:軍中營帳。原指在營帳中謀劃制定作戰的方法策略。 |
不在話下 | 原多用于舊小說中;表示故事暫告一段落;轉入別的情節。現多指事物輕微;不值得說或事情當然是這樣;用不著說。 |
祝哽祝噎 | 祝:禱祝;哽、噎:食物堵住食道。古代帝王敬老、養老的表示:請年老致仕者飲酒吃飯,設置專人禱祝他們不哽不噎。 |
萬變不離其宗 | 宗:宗旨、目的。盡管形式上變化多端,其本質或目的不變。 |
豐功偉績 | 豐:多;偉:大;顯赫。偉大的功勛和成就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