動輒得咎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動不動就受到指摘或責難。輒:就;總是;咎:責備。
出處唐 韓愈《進學解》:“公不見信于人,私不見助于友,跋前躓后,動輒得咎。”
例子小廝因動輒得咎,只得說道:“請問主人:前引也不好,后隨也不好,并行也不好,究竟怎樣才好呢?”(清 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七十八回)
基礎信息
拼音dòng zhé dé jiù
注音ㄉㄨㄥˋ ㄓㄜˊ ㄉㄜˊ ㄐ一ㄡˋ
繁體動輒得咎
正音“輒”,不能讀作“chē”。
感情動輒得咎是中性詞。
用法偏正式;作謂語、定語;指做事往往獲罪。
辨形“輒”,不能寫作“轍”。
近義詞跋前躓后
反義詞八面圓通
英語be frequently taken to task(be blamed for every move)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骨肉分離(意思解釋)
- 放牛歸馬(意思解釋)
- 戒驕戒躁(意思解釋)
- 舉重若輕(意思解釋)
- 寧為雞口,不為牛后(意思解釋)
- 春風風人(意思解釋)
- 辭簡意足(意思解釋)
- 一文不名(意思解釋)
- 不卑不亢(意思解釋)
- 凡事預則立,不預則廢(意思解釋)
- 折臂三公(意思解釋)
- 光前啟后(意思解釋)
- 飽食暖衣(意思解釋)
- 作壁上觀(意思解釋)
- 惡醉強酒(意思解釋)
- 定國安邦(意思解釋)
- 通俗易懂(意思解釋)
- 心煩意亂(意思解釋)
- 粉墨登場(意思解釋)
- 材雄德茂(意思解釋)
- 笑貌聲音(意思解釋)
- 坐以待斃(意思解釋)
- 心服口服(意思解釋)
- 狂風暴雨(意思解釋)
- 洗耳恭聽(意思解釋)
- 圓鑿方枘(意思解釋)
-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(意思解釋)
- 慢條斯理(意思解釋)
※ 動輒得咎的意思解釋、動輒得咎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整整齊齊 | 保持整潔和有條不紊。 |
醋海翻波 | 醋:比喻嫉妒。比喻男女間因愛情而引起的糾葛。 |
泰山不讓土壤,故能成其高 | 讓:推辭,拒絕。泰山不排除細小的土石,所以能那么高。比喻人度量大,能包容不同的事物。 |
日甚一日 | 一天比一天厲害。 |
甕中之鱉 | 比喻已在掌握之中;逃跑不了的東西。甕:大壇子;鱉:甲魚。 |
望風撲影 | 比喻做事沒有把握,沒有目標。也比喻毫無根據地盲目尋求。 |
清清楚楚 | 清晰明白有條理。 |
多謀善慮 | 謀:謀劃,策劃;慮:思考。富于智謀,又善于思考。 |
顧后瞻前 | 同“瞻前顧后”。 |
拂袖而去 | 拂袖:甩袖子;表示生氣。一甩袖子就走了。形容因言語不合很生氣。 |
動蕩不定 | 蕩:搖動。動蕩搖擺,不安定。形容局勢不穩定,不平靜。 |
謙受益,滿招損 | 謙:謙遜,虛心;受:得到;益:好處;滿:自滿,驕傲;招:招惹;損:損害。自滿會招致損失,謙虛可以得到好處。 |
土木形骸 | 形骸:指人的形體。形體象土木一樣。比喻人的本來面目,不加修飾。 |
歸十歸一 | 謂有條有理。 |
不到黃河心不死 | 比喻不達目的不罷休。也比喻不到實在無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。 |
刀光劍影 | 刀的閃光;劍的投影。表示拿刀持劍的人將要動手;顯出殺氣騰騰的樣子。現用于壞人就要行兇;干壞事。也形容激烈斗爭的場面。 |
紛亂如麻 | 麻:麻團。交錯雜亂像一團亂麻。 |
主明臣直 | 主:君主。君主圣明,臣下也就正直。 |
走南闖北 | 指走過南方北方不少地方。也泛指闖蕩。 |
懸石程書 | 形容勤于政事。 |
互通有無 | 相互間拿自己多余的東西去調換自己所缺少的東西。 |
不能自拔 | 拔:擺脫。不能將自己拔出來。指陷進很深的境地;難以使自己從中解脫出來。 |
著手成春 | 著手:動手接觸。指詩歌格調自然清新。后比喻醫術高明。 |
風虎云龍 | 虎嘯生風,龍起生云。指同類事物相互感應。舊時也比喻圣主得賢臣,賢臣遇明君。 |
分工合作 | 眾人各司其責,共同從事工作。 |
古里古怪 | 怪異、奇特。 |
會少離多 | 相會少,別離多。感慨人生聚散無常或別離之苦。 |
無影無蹤 | 蹤:蹤跡。形容完全消失;不知去向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