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討西征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同“東征西討”。
出處唐·楊炯《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》:“髫年學劍,卯歲論兵,以身許國,東討西征。”
例子便休說站驛難為,則怕你東討西征那時節悔。元·劉致《新水令·代馬訴冤》套曲
基礎信息
拼音dōng tǎo xī zhēng
注音ㄉㄨㄥ ㄊㄠˇ ㄒ一 ㄓㄥ
繁體東討西征
感情東討西征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指戰爭。
近義詞東征西討、東討西伐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飽食終日,無所事事(意思解釋)
- 骨肉離散(意思解釋)
- 推三阻四(意思解釋)
- 兢兢戰戰(意思解釋)
- 神采奕奕(意思解釋)
- 挖空心思(意思解釋)
- 敷衍了事(意思解釋)
- 信以為真(意思解釋)
- 光前啟后(意思解釋)
- 黃雀銜環(意思解釋)
- 吳下阿蒙(意思解釋)
- 赴湯蹈火(意思解釋)
- 風急浪高(意思解釋)
- 各盡所能,按勞分配(意思解釋)
- 令人作嘔(意思解釋)
- 胡子拉碴(意思解釋)
- 滿園春色(意思解釋)
- 立竿見影(意思解釋)
- 迫不得已(意思解釋)
- 匪夷所思(意思解釋)
- 斗轉星移(意思解釋)
- 雅俗共賞(意思解釋)
- 腹心相照(意思解釋)
- 牛頭不對馬嘴(意思解釋)
- 古來今往(意思解釋)
- 強人所難(意思解釋)
- 去住兩難(意思解釋)
- 近在咫尺(意思解釋)
※ 東討西征的意思解釋、東討西征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目迷五色 | 迷:迷亂;五色:指各種顏色。眼睛被五彩繽紛的事物所迷惑。形容色彩紛呈;使人眼花繚亂;也形容事物錯綜復雜;辨不清本質所在。 |
不可多得 | 得:得到;獲得。不能得到很多。形容非常稀少;很難得到。 |
歸心如箭 | 想回家的心情象射出的箭一樣快。形容回家心切。 |
初生之犢不畏虎 | 比喻閱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說敢干,無所畏懼。 |
用智鋪謀 | 運用智力,設謀略。亦作“用計鋪謀”。 |
假公濟私 | 假:借;濟:補益;助。假借公家的名義來謀取個人利益。 |
犬馬戀主 | 喻臣下眷懷君上。 |
柳暗花明又一村 | 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,后借喻突然出現新的好形勢。 |
惜指失掌 | 惜:吝惜。因舍不得一個指頭而失掉一個手掌。比喻因小失大。 |
志在千里 | 形容志向遠大。 |
簡明扼要 | 扼要:抓住要點。簡單明了;抓住要點。 |
頭面人物 | 指在社會上有較大名聲或勢力的人(多含貶義)。 |
列風淫雨 | 列:烈;淫:過量。本指狂風暴雨。后比喻錯別字連篇。 |
取而代之 | 奪取別人的地位、權利而代替他。 |
時至運來 | 時機來了,運氣也有了轉機。指由逆境轉為順境。 |
春冰虎尾 | 踩著老虎尾巴,走在春天將解凍的冰上。比喻處境非常危險。 |
作壁上觀 | 壁:壁壘;營寨周圍的高墻。在壁壘上觀看別人交戰。比喻從旁觀望;置身事外。 |
十惡不赦 | 十惡:舊刑律中規定的十種重罪。指罪惡極大;不可饒恕。 |
進讒害賢 | 讒:讒言,說他人的壞話;賢:賢良,指好人。說壞話,陷害好人。 |
道山學海 | 道、學:學問。學識比天高比海深。形容學識淵博。 |
峨峨洋洋 | 本用以形容音樂高亢奔放。后亦用以形容歡樂之態。語本《列子·湯問》:“伯牙善鼓琴,鍾子期善聽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鍾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。’志在流水,鍾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。’” |
立地書櫥 | 比喻人讀書多,學識文博。 |
似是而非 | 是:對;正確;非:不對;錯誤。好像是對的;實際上不對。指表面上相似;實際上不一樣。 |
饑不擇食 | 餓急了就顧不上選擇食物。比喻急需時顧不得選擇。 |
會少離多 | 相會少,別離多。感慨人生聚散無常或別離之苦。 |
坐懷不亂 | 春秋時魯國的柳下惠將受凍的女子裹于懷中,沒有發生非禮行為。形容男子在兩性關系方面作風正派。 |
耳聰目明 | 聰:聽覺靈敏。形容聽覺和視覺非常機敏明利。 |
義不容辭 | 義:道義;容:允許。辭:推辭。道義上不允許推辭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