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輶如毛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德輕得象羽毛一樣。謂施行仁德并不困難,而在于其志向有否。
出處《詩經·大雅·烝民》:“人亦有言:德輶如毛,民鮮克舉之。”
例子西漢·戴圣《禮記·中庸》:“子曰:‘聲色之于以化民,未也。’《詩》曰:‘德輶如毛。’”
基礎信息
拼音dé yóu rú máo
注音ㄉㄜˊ 一ㄡˊ ㄖㄨˊ ㄇㄠˊ
繁體惪輶如毛
感情德輶如毛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。
近義詞德輶如羽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費盡心思(意思解釋)
- 犬馬戀主(意思解釋)
- 一時一刻(意思解釋)
- 翻箱倒柜(意思解釋)
- 鴻鵠將至(意思解釋)
- 言而無信(意思解釋)
- 繁文縟節(意思解釋)
- 以身試法(意思解釋)
- 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(意思解釋)
- 通都大邑(意思解釋)
- 萬里長城(意思解釋)
- 進道若退(意思解釋)
- 紛亂如麻(意思解釋)
- 將寡兵微(意思解釋)
- 雞胸龜背(意思解釋)
- 不能自拔(意思解釋)
- 各盡所能,按勞分配(意思解釋)
- 經史百子(意思解釋)
- 著手成春(意思解釋)
- 分工合作(意思解釋)
- 聰明反被聰明誤(意思解釋)
- 粉墨登場(意思解釋)
- 聰明才智(意思解釋)
- 凡夫俗子(意思解釋)
- 男大當婚(意思解釋)
- 散言碎語(意思解釋)
- 春寒料峭(意思解釋)
- 金口木舌(意思解釋)
※ 德輶如毛的意思解釋、德輶如毛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經邦論道 | 指治理國家,談論治國之道。比喻位居高層 |
快馬加鞭 | 對本來跑得很快的馬再打幾鞭。比喻快上加快。 |
陌路相逢 | 與陌生人相遇在一起。 |
心灰意冷 | 灰心失望,意志消沉。 |
安于現狀 | 安:對生活、工作等感到滿足合適;現狀:目前的狀況。習慣滿足于目前的狀況;不求進步。 |
夫唱婦隨 | 唱:原為“倡”;即倡議;提出某種意見。丈夫說什么;妻子也跟著說什么。是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表現。形容夫妻和睦。 |
半路出家 | 半路:路途走到一半;指成年以后;出家:離家去當和尚、尼姑。不是從小而是年歲大點才去當和尚、尼姑或道士的。泛指半路上才學著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。 |
唯物主義 | 認為世界就其本質來說是物質的,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而客觀存在的,意識是物質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的哲學觀點。 |
倒冠落佩 | 冠:帽子;佩:佩玉。這里指官服。脫下帽子,摘去佩玉。形容辭官還鄉。 |
扶搖直上 | 扶搖:迅猛盤旋而上的旋風。乘著大旋風之勢一直上升。比喻事物迅速地直線上升。有時也比喻官職提升得很快。 |
水中撈月 | 到水中去撈月亮。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;只能白費力氣。 |
婆婆媽媽 | 形容人動作瑣細,言語羅唆。也形容人感情脆弱。 |
款學寡聞 | 形容學問淺、見識少。 |
惡醉強酒 | 強:硬要。怕醉卻又猛喝酒。比喻明知故犯。 |
羊質虎皮 | 質:本性。羊雖然披上虎皮,還是見到草就喜歡,碰到豺狼就怕得發抖,它的本性沒有變。比喻外表裝作強大而實際上很膽小。 |
穩如泰山 | 穩:穩固。穩固得像泰山一樣。形容極其穩固;不可動搖。 |
汗馬功勞 | 汗馬:戰馬奔馳出汗。指將士立下戰功。后指對事業的辛勤貢獻。 |
形影相隨 | 像人或物體與其影子那樣總是在一起。形容關系密切;永不分離。 |
斷章截句 | 不顧上下文義,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,而彎曲原意。斷、截:割裂。 |
細水長流 | 細:微小。比喻節約使用財物;使經常不缺用。也比喻一點一滴不間斷做某件事。 |
祝哽祝噎 | 祝:禱祝;哽、噎:食物堵住食道。古代帝王敬老、養老的表示:請年老致仕者飲酒吃飯,設置專人禱祝他們不哽不噎。 |
空手套白狼 | 徒手抓住白狼。指無本買賣。 |
拼得一身剮,敢把皇帝拉下馬 | 剮:古代酷刑,割肉。比喻再難的事,拼著一死也敢干下去。 |
改惡向善 | 指不再做惡,重新做好人。 |
光怪陸離 | 光怪:奇異的光彩;陸離:色彩繁雜。形容奇形怪狀;五顏六色。也形容事物離奇多變。 |
臨危授命 | 面對危急時勇于獻出生命。 |
善自為謀 | 善于替自己打算。也指替自己好好地想辦法。 |
斷子絕孫 | 指沒有子孫后代。多用作詛咒語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