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尺得寸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得:取得,獲得。指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,得多少就是多少。
出處西漢 劉向《戰國策 秦策三》:“王不如遠交而近攻,得寸則王之寸, 得尺亦王之尺也。”
例子然后更易而少進焉,則得尺得寸,雖少而皆為吾有矣。宋 朱熹《答朱朋孫書》
基礎信息
拼音dé chǐ dé cùn
注音ㄉㄜˊ ㄔˇ ㄉㄜˊ ㄘㄨㄣˋ
感情得尺得寸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;指能得多少就得多少。
近義詞得寸得尺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奔走相告(意思解釋)
- 含辛茹苦(意思解釋)
- 星霜屢移(意思解釋)
- 貧賤不移(意思解釋)
- 章甫薦履(意思解釋)
- 付之一炬(意思解釋)
- 嚴陣以待(意思解釋)
- 玩世不恭(意思解釋)
- 喜新厭舊(意思解釋)
- 朝令夕改(意思解釋)
- 遁入空門(意思解釋)
- 溢于言表(意思解釋)
- 離弦走板(意思解釋)
- 罄竹難書(意思解釋)
- 吳頭楚尾(意思解釋)
- 吉光片羽(意思解釋)
- 沖鋒陷陣(意思解釋)
- 不可磨滅(意思解釋)
- 共為唇齒(意思解釋)
- 如癡如醉(意思解釋)
- 離本趣末(意思解釋)
- 一覽無余(意思解釋)
- 無窮無盡(意思解釋)
- 移日卜夜(意思解釋)
- 如火如荼(意思解釋)
- 不問青紅皂白(意思解釋)
- 流風馀俗(意思解釋)
- 雞毛蒜皮(意思解釋)
※ 得尺得寸的意思解釋、得尺得寸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改過遷善 | 改正錯誤,變成好的。指去惡就善。 |
噓寒問暖 | 問冷問熱;口可出熱氣使受寒的人溫暖。形容對別人的生活非常關心。噓:緩緩吹氣。 |
溝滿壕平 | 形容飽滿。 |
長江后浪推前浪 | 比喻事物的不斷前進。多指新人新事代替舊人舊事。 |
逢人只說三分話 | 逢:遇見。指人與人互相欺瞞,不把實際情況或心里話說出來。 |
人心歸向 | 向:歸向,向往。指人民群眾所擁護的,向往的。 |
三人行,必有我師 | 三個人一起走路,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。指應該不恥下問,虛心向別人學習。 |
惹事生非 | 招惹是非,引起爭端。 |
節哀順變 | 抑制哀傷,順應變故。用來慰唁死者家屬的話。 |
挖空心思 | 形容費盡心計;想盡一切辦法。 |
囚首垢面 | 象監獄里的犯人,好久沒有理發和洗臉。形容不注意清潔、修飾。 |
鉆木取火 | 硬木棒對著木頭摩擦或鉆進去,靠摩擦取火。 |
三個臭皮匠,合成一個諸葛亮 | 諸葛亮:三國時蜀國劉備的軍師。比喻人多智廣。 |
將奪固與 | 要想得到,必先給予。固,同“姑”。 |
理直氣壯 | 直:正確、合理、充分;氣壯:氣勢旺盛。理由正確、充分;說話的氣勢就很盛。 |
風情月意 | 指男女相互愛戀的情思。同“風情月思”。 |
各行其是 | 行:做;是:對的;其是:他自己認為是對的。各人按照自己認為對的去做。形容思想、行動不一致。 |
粉墨登場 | 粉墨:搽臉和畫眉的化妝品。指化裝后登臺演戲。比喻喬裝打扮一番;登上政治舞臺。也比喻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角色;像演戲一樣活動。 |
依樣畫葫蘆 | 比喻單純地照樣子模仿;也作“依樣葫蘆”;“比著葫蘆畫瓢”、“照葫蘆畫瓢”。 |
孜孜不倦 | 勤奮努力;不知疲倦(孜孜:勤勉的樣子)。 |
快人快語 | 快:爽利;直爽。爽快人說爽快話。 |
膽大心小 | 形容辦事果斷,考慮周密。 |
從天而降 | 天上掉下來的。 |
當頭棒喝 | 當頭:迎頭;喝:大聲喊叫。原是佛教用語。禪宗和尚接待初學的人用棒迎頭一擊;或大喝一聲;以考驗對方的領悟程度。現在泛指使人震動和醒悟的猛烈手段。 |
歡聚一堂 | 歡樂地聚集在一起。 |
赤膽忠心 | 赤:赤誠、真誠;忠:忠誠。形容很忠誠;有時也指非常真誠的心。也作“忠心赤膽”。 |
止戈興仁 | 止:停止。仁:仁政。停止戰爭,施行仁政。 |
紛紅駭綠 | 紛:紛披;紅:指紅花;駭:散亂;綠:指綠葉。紛披散亂的紅花綠葉。形容花草樹木隨風擺動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