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張撻伐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大規模地進行武力討伐(張:施行;撻伐:征討)。
出處清 吳趼人《痛史》第19回:“如果陛下必要大張撻伐,以示天威,則當多派士兵,以期必勝。”
例子我國若不大張撻伐,一奮神威,靠著各國的空文勸阻,他那里肯甘心就范呢!(清 曾樸《孽海花》第十四回)
基礎信息
拼音dà zhāng tà fá
注音ㄉㄚˋ ㄓㄤ ㄊㄚˋ ㄈㄚˊ
繁體大張撻伐
正音“撻”,不能讀作“dá”。
感情大張撻伐是中性詞。
用法動賓式;作謂語;多用于書面語。
近義詞大動干戈、口誅筆伐、大力聲討
反義詞和平共處
英語attack on a grand scale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連綿不絕(意思解釋)
- 大名鼎鼎(意思解釋)
- 逸游自恣(意思解釋)
- 人心歸向(意思解釋)
- 玉卮無當(意思解釋)
- 一干二凈(意思解釋)
- 鋪天蓋地(意思解釋)
- 漚沫槿艷(意思解釋)
- 囊螢照雪(意思解釋)
- 鐵樹開花(意思解釋)
- 國無寧日(意思解釋)
- 雷霆萬鈞(意思解釋)
- 通俗易懂(意思解釋)
- 叫苦連天(意思解釋)
- 白云蒼狗(意思解釋)
- 前赴后繼(意思解釋)
- 形形色色(意思解釋)
- 朝升暮合(意思解釋)
- 金蟬脫殼(意思解釋)
- 有風有化(意思解釋)
- 對牛彈琴(意思解釋)
- 泣不成聲(意思解釋)
- 紅顏薄命(意思解釋)
- 絕裾而去(意思解釋)
- 皓首蒼顏(意思解釋)
- 老朽無能(意思解釋)
- 敬謝不敏(意思解釋)
- 市怨結禍(意思解釋)
※ 大張撻伐的意思解釋、大張撻伐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烏合之眾 | 合:聚合;眾;許多人。比喻臨時雜湊的、毫無組織紀律的一群人。 |
草菅人命 | 菅:一種多年生的茅草;泛指野草、雜草。把人的性命看得像野草一樣輕賤;隨意加以摧殘。指反動統治者濫施淫威;任意殘害人命。也作“草菅民命。” |
玩世不恭 | 舊指因對現實不滿而采取的一種不嚴肅不認真的生活態度。玩世:用消極、游戲的態度對待生活;不恭:不嚴肅。 |
揚幡擂鼓 | 幡:垂直的長條旗子。舞動著幡,敲打著鼓。形容熱熱鬧鬧地大事張揚。 |
算盡錙銖 | 算:計算;錙銖:舊制1兩=4錙,1兩=24銖,比喻極其微小的數量。極微小的數量也要算。指苛斂錢財。 |
下臨無地 | 臨:居高處朝向低處。從高往下看,望不見底。形容地勢極其陡峭。 |
不卑不亢 | 卑:自卑;亢:高傲。既不自卑;也不高傲。也作“不亢不卑”。 |
東扶西倒 | 從這邊扶起,卻又倒向那邊。比喻顧此失彼。也形容壞習氣太多,糾正了這一點,那一點又冒頭了。 |
火燭銀花 | 猶火樹銀花。形容張燈結彩或大放焰火的燦爛夜景。 |
視死如歸 |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樣平常。形容為了正義事業;不怕犧牲生命。 |
目眩心花 | 眩:眼花;花:模糊不清。眼花繚亂,心神迷亂。 |
連珠炮 | 連續的火炮。比喻說話很快。 |
今是昨非 | 現在是對的;過去錯了。 |
凹凸不平 |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進的地方。 |
經史百子 | 經:經學,經書,儒家經典著作。史:史學,史書。百子:諸子百家之學。舊指各個方面的很需要學問。 |
文治武功 | 政績和戰功。指治理國家和對外用兵都功績顯著。舊時多用為對帝王或重臣的贊譽之詞。 |
通俗易懂 | 廣大人民群眾都能懂得。 |
通今達古 | 同“通今博古”。 |
平生不作虧心事,夜半敲門不吃驚 | 平生:有生以來;虧心:違背良心。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,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。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,心地坦然。 |
地大物博 | 地域遼闊;物產豐富。 |
心上心下 | 形容心神不安。 |
孜孜不倦 | 勤奮努力;不知疲倦(孜孜:勤勉的樣子)。 |
超然絕俗 |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。謂遠過于尋常之輩。漢·班固《為第五倫薦謝夷吾疏》:“方之古賢,實有倫序,采之于今,超然絕俗,誠社稷之蓍龜,大漢之棟甍。”宋·陸游《與姜特立書》:“《繭庵記》及《初營》、《落成》二詩,大老手筆,超然絕俗。” |
匪夷所思 | 匪;即“非”;不是;夷:通“彝”;法度、常規;引申為尋常的;一般的。不是根據常理所想象出來的。形容人的思想、言談、技藝、事情等離奇;超出尋常。 |
草滿囹圄 | 監獄里長滿了草。比喻政治清明,犯罪的人極少。 |
出師不利 | 師:軍隊。利:順利。出戰不順利。形容事情剛開始,就遭受敗績。 |
叫苦不迭 | 不迭:不停止。形容連聲叫苦。 |
半新不舊 | 半:二分之一。指不新不舊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