倒屣迎賓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倒:逆;屣:鞋。倒穿著鞋急忙迎客。形容熱情待客。
出處唐·楊炯《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》:“金友玉昆,良田廣宅,而能吐食下士,倒屣迎賓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dào xǐ yíng bīn
注音ㄉㄠˋ ㄒ一ˇ 一ㄥˊ ㄅ一ㄣ
繁體倒屣迎賓
感情倒屣迎賓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形容熱情歡迎賓客。
近義詞倒屣相迎、倒屣而迎
英語put one's shoes the wrong way in receiving one's guests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安適如常(意思解釋)
- 明若觀火(意思解釋)
- 囊螢映雪(意思解釋)
- 藝高人膽大(意思解釋)
- 自我批評(意思解釋)
- 掉舌鼓唇(意思解釋)
- 光前耀后(意思解釋)
- 自強不息(意思解釋)
- 今來古往(意思解釋)
- 喔咿儒睨(意思解釋)
- 有權有勢(意思解釋)
- 驚鴻艷影(意思解釋)
- 風俗人情(意思解釋)
- 偶一為之(意思解釋)
- 命與仇謀(意思解釋)
- 千絲萬縷(意思解釋)
- 妻兒老小(意思解釋)
- 本末倒置(意思解釋)
- 螓首蛾眉(意思解釋)
- 令人滿意(意思解釋)
- 三十三天(意思解釋)
- 舉直錯枉(意思解釋)
- 遺世絕俗(意思解釋)
- 刻不容緩(意思解釋)
- 禮壞樂缺(意思解釋)
- 不可告人(意思解釋)
- 匪夷所思(意思解釋)
- 滿面春風(意思解釋)
※ 倒屣迎賓的意思解釋、倒屣迎賓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干凈利落 | 形容沒有多余的東西。令人爽心悅目。也形容動作熟練、敏捷準確。 |
國中之國 | 指一個國家內不受中央政權統轄的政權或地方。 |
燈蛾撲火 | 比喻自己找死。 |
不正之風 | 不正當的社會風氣。 |
知無不言,言無不聽 | 說的人,凡是知道的無不說出,聽的人,沒有一句話不接受。 |
門當戶對 | 門、戶:代指整個家庭的社會地位、經濟狀況和家庭成員的文化程度等;當:相稱;對:合適;對等。舊指男女雙方家族的社會政治地位和經濟狀況不相上下;適宜通婚結親。現泛指人與人的身份相等;物與物的對稱適合等。 |
長江后浪推前浪 | 比喻事物的不斷前進。多指新人新事代替舊人舊事。 |
先聲奪人 | 聲:聲勢;奪人:指動搖人心。先張揚自己的聲勢以壓倒對方。也比喻做事搶先一步。 |
說一不二 | 指說話算數;說了就不更改。 |
安于現狀 | 安:對生活、工作等感到滿足合適;現狀:目前的狀況。習慣滿足于目前的狀況;不求進步。 |
一文不名 | 一文錢都沒有(名:占有)。形容非常貧困。 |
極重不反 | 同“極重難返”。 |
東扶西倒 | 從這邊扶起,卻又倒向那邊。比喻顧此失彼。也形容壞習氣太多,糾正了這一點,那一點又冒頭了。 |
刀光劍影 | 刀的閃光;劍的投影。表示拿刀持劍的人將要動手;顯出殺氣騰騰的樣子。現用于壞人就要行兇;干壞事。也形容激烈斗爭的場面。 |
指天誓日 | 指著蒼天;對著太陽發誓。表示態度堅定或忠誠。 |
望而生畏 | 看著就害怕。生畏:害怕。 |
經緯天地 | 經:絲織品的直線;緯:絲織品的橫線。形容人的才能極大,能經營天下,治理國政。 |
狹路相逢 |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;沒有地方可讓。后多用來指仇人相見;彼此都不肯輕易放過。 |
以毒攻毒 | 攻:治。用毒藥治病毒。喻指用對方使用的厲害手段制服對方。 |
孝子賢孫 |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孫。泛指有孝行的子孫。 |
融會貫通 | 融會:融合領會;貫通:透徹理解。指把各方面的知識和道理融合貫穿在一起;從而取得對事理全面透徹的理解。 |
倒裳索領 | 索:搜尋、尋求。把衣裳倒過來尋找領口。比喻辦事抓不到要點。 |
峨峨洋洋 | 本用以形容音樂高亢奔放。后亦用以形容歡樂之態。語本《列子·湯問》:“伯牙善鼓琴,鍾子期善聽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鍾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。’志在流水,鍾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。’” |
平心而論 | 論:說。指采取冷靜客觀的態度作公允的評論;不摻雜任何感情因素。 |
分門別類 | 門:類;別:區別。根據事物的特征分類。 |
縱橫天下 | 在天下任意往來,沒有阻擋。 |
斷織勸學 | 原指東漢時樂羊子妻借切斷織機上的線,來諷喻丈夫不可中途廢學。后比喻勸勉學習。 |
穩如泰山 | 穩:穩固。穩固得像泰山一樣。形容極其穩固;不可動搖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