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公至正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至:最;正:公正。完全秉公辦理,毫不偏心。
出處范文瀾《中國近代史》上冊第一章:“來懲辦林、鄧,表示自己的‘大公至正’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dà gōng zhì zhèng
注音ㄉㄚˋ ㄍㄨㄥ ㄓˋ ㄓㄥˋ
感情大公至正是褒義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處事等。
近義詞大公無私、大中至正
反義詞自私自利
英語perfectly impartial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連綿不絕(意思解釋)
- 夜深人靜(意思解釋)
- 揚幡擂鼓(意思解釋)
- 成竹在胸(意思解釋)
- 十羊九牧(意思解釋)
- 安步當車(意思解釋)
- 困而不學(意思解釋)
- 國泰民安(意思解釋)
- 急功近利(意思解釋)
- 平心而論(意思解釋)
- 法不阿貴(意思解釋)
- 受益匪淺(意思解釋)
- 膽大心小(意思解釋)
- 笑貌聲音(意思解釋)
- 春寒料峭(意思解釋)
- 屢試不爽(意思解釋)
- 飛蛾撲火(意思解釋)
- 歡聚一堂(意思解釋)
- 望塵靡及(意思解釋)
- 土生土長(意思解釋)
- 珠聯璧合(意思解釋)
- 絕路逢生(意思解釋)
- 十八層地獄(意思解釋)
- 步步深入(意思解釋)
- 驚惶失措(意思解釋)
- 英雄所見略同(意思解釋)
- 不好意思(意思解釋)
- 淫辭邪說(意思解釋)
※ 大公至正的意思解釋、大公至正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撥云見日 | 撥開烏云見到太陽。比喻沖破黑暗見到光明。也比喻疑團消除,心里頓時明白。 |
莫衷一是 | 莫:不;還是;衷:折衷;斷定;是:對。指不知哪個正確。形容各種意見都有。得不出一致的看法。 |
多謀善慮 | 謀:謀劃,策劃;慮:思考。富于智謀,又善于思考。 |
算無遺策 | 算:計劃;遺策:失算。形容策劃精密準確,從來沒有失算。 |
學而時習之 | 學過的內容要經常復習它。 |
拭目以待 | 擦亮眼睛等著瞧。形容期望很迫切。也表示確信某件事情一定會出現。 |
兵無常勢 | 兵:戰(zhàn)爭;常:常規(guī)、不變;勢:形勢。指用兵作戰(zhàn)沒有一成不變的方式。指根據敵情采取靈活對策。 |
肝膽過人 | 膽量超過一般人。比喻有勇氣,有血性。 |
目不轉睛 | 睛:眼珠。眼睛不眨;眼珠不轉地盯著看。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;看得出神。 |
發(fā)號施令 | 發(fā)、施:發(fā)布;下達;號:號令、命令。發(fā)布命令;下達指示;進行指揮。 |
信以為真 | 把假的當作真的。信:相信。 |
國泰民安 | 泰:太平。國家太平;人民生活安定。 |
吳下阿蒙 | 吳下:現江蘇長江以南;阿蒙:指呂蒙。居處吳下一隅的呂蒙。比喻人學識尚淺。 |
罪上加罪 | 指罪惡更為嚴重。 |
生拉硬扯 | 形容說話或寫文章牽強附會。也形容用力拉扯,勉強別人聽從自己。 |
風虎云龍 | 虎嘯生風,龍起生云。指同類事物相互感應。舊時也比喻圣主得賢臣,賢臣遇明君。 |
刻不容緩 | 刻:片刻;容:容許;緩:延緩;耽擱。一刻也不容許延緩。形容形勢十分緊迫。 |
讀書種子 |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啟后的讀書人。 |
信口開河 | 隨口亂說一氣。指說話沒有根據;不可靠。信口:隨口;開河:指說話時嘴唇張合。 |
顧景慚形 | 看著身影,對自己的形體感到羞愧。謂自認不配享受某種榮譽、稱號等而感到慚愧。 |
落落寡合 | 落落:孤獨的樣子;不合群。寡:少;合:合群。孤孤單單;很難合群。 |
不問青紅皂白 | 比喻不分是非,不問情由。 |
亡魂失魄 | 魂、魄:舊指人身中離開形體能存在的精神為魂,依附形體而顯現的精神為魄。形容驚慌憂慮、心神不定、行動失常的樣子。 |
大勢所趨 | 大勢:總體局勢;趨:向、往。整個局勢發(fā)展的趨向。 |
長他人志氣,滅自己威風 | 指一味助長別人的聲勢,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。 |
流風馀俗 | 遺留的風氣、習俗。 |
他山之石 | 別的山上的石頭。比喻能幫助自己提高見識改正缺點、錯誤的外力。 |
服氣吞露 | 服氣:導引之術,即氣功。指修煉道術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