撮土焚香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撮土:用手把土聚攏成堆。指舊時迷信的人在野外撮土代替香爐,燒香敬神。
出處明·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十四回:“三藏……急忙撮土焚香,望東懇懇禮拜。”
例子明·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14回:“三藏……急忙撮土焚香,望東懇懇禮拜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cuō gǔ fén xiāng
注音ㄘㄨㄛ ㄍㄨˇ ㄈㄣˊ ㄒ一ㄤ
感情撮土焚香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;指燒香敬神。
近義詞撮土為香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上氣不接下氣(意思解釋)
- 食不充口(意思解釋)
- 無妄之災(意思解釋)
- 青山綠水(意思解釋)
- 裾馬襟牛(意思解釋)
- 長江后浪推前浪(意思解釋)
- 舊地重游(意思解釋)
- 功成名就(意思解釋)
- 拉大旗作虎皮(意思解釋)
- 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(意思解釋)
- 三長兩短(意思解釋)
- 壽元無量(意思解釋)
- 空口無憑(意思解釋)
- 萬無一失(意思解釋)
- 以弱制強(意思解釋)
- 聊以自慰(意思解釋)
- 指天誓日(意思解釋)
- 詐奸不及(意思解釋)
- 弟子孩兒(意思解釋)
- 飽食暖衣(意思解釋)
- 氣吞牛斗(意思解釋)
- 吳下阿蒙(意思解釋)
- 凹凸不平(意思解釋)
- 勝友如云(意思解釋)
- 一鼓作氣(意思解釋)
- 地大物博(意思解釋)
- 手不釋書(意思解釋)
- 汗馬功勞(意思解釋)
※ 撮土焚香的意思解釋、撮土焚香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混淆是非 | 把對的說成錯的;把錯的說成對的。比喻故意制造混亂;使是非不清。 |
肝髓流野 | 形容戰斗激烈殘酷、尸橫遍野。 |
不二法門 | 不二:唯一的;法門:修行的門徑。修行者唯一的入道途徑。 |
心直口快 | 性情直爽;有話就說。直:直爽。 |
拋磚引玉 | 拋出磚頭;引來白玉。比喻用粗淺的、不成熟的意見或文章;引出別人高明的、或熟的意見或作品。常用作謙詞。 |
取而代之 | 奪取別人的地位、權利而代替他。 |
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|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。 |
作亂犯上 | 犯:冒犯。違抗尊長或朝廷,為悖逆或叛亂的行為。 |
道山學海 | 道、學:學問。學識比天高比海深。形容學識淵博。 |
生拉硬扯 | 形容說話或寫文章牽強附會。也形容用力拉扯,勉強別人聽從自己。 |
一竅不通 | 竅:洞;這里指心竅。一竅都不是貫通的。比喻什么都不懂;閉塞、愚鈍。 |
天下第一 | 形容沒有人能比得上。 |
心上心下 | 形容心神不安。 |
受益匪淺 | 匪:通“非”。得到的好處很多。 |
不可告人 | 不能告訴別人。多指見不得人的不光明、不正當的用心或行徑。 |
故態復萌 | 老樣子又重新恢復。指原來的舊習氣和老毛病又重犯了。 |
風風雨雨 | 刮風下雨,比喻重重阻難或議論紛紛。 |
山陰道上,應接不暇 | 山陰道:在會稽城西南郊外,那里風景優美。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,看不勝看。后用下句比喻來往的人多,應接不過來。 |
歡聚一堂 | 歡樂地聚集在一起。 |
止戈興仁 | 止:停止。仁:仁政。停止戰爭,施行仁政。 |
金玉滿堂 | 金、玉:黃金和美玉。指黃金寶石滿堂都是。形容財富之多。后也用于比喻富有才學。 |
天下為一 | 一:統一。指國家統一 |
經國之才 | 指治理國家的才干。 |
金蟬脫殼 | 金蟬:金黃色的知了;殼:堅硬的外皮。蟬變為成蟲時脫去原來的外殼。比喻用計脫身;使對方不能及時發覺。 |
成己成物 | 自身有所成就,也要使自身以外的一切有所成就。 |
奇技淫巧 | 指新奇的技藝和作品。 |
足履實地 | 履:踩踏。腳踏實地。比喻實事求是,平實而不虛浮。 |
行不副言 | 謂言行不一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