唇齒之邦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嘴唇與牙齒互相儲存依存。比喻雙方關系密切,利害與共。
出處《三國志·魏志·鮑勛傳》:“王師屢征而未有所克者,蓋以吳、蜀唇齒相依,憑阻山水,有難拔之勢故也?!?/p>
例子清·石玉昆《續小五義》第106回:“為因朝天嶺與貴處俱是唇齒之邦,不忍傷害許多生靈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chún chǐ zhī bāng
注音ㄔㄨㄣˊ ㄔˇ ㄓ ㄅㄤ
繁體脣齒之邦
感情唇齒之邦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;比喻國家間關系密切。
近義詞唇齒之國
英語states depending on each other as the lips and teeth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倒栽蔥(意思解釋)
- 滿腹經綸(意思解釋)
- 說雨談云(意思解釋)
- 柳暗花明又一村(意思解釋)
- 樂道好古(意思解釋)
- 學而時習之(意思解釋)
- 白日見鬼(意思解釋)
- 屈指一算(意思解釋)
- 驚心動魄(意思解釋)
- 珠宮貝闕(意思解釋)
- 下臨無地(意思解釋)
- 知其不可而為之(意思解釋)
- 閉關自守(意思解釋)
- 衣錦還鄉(意思解釋)
- 表里如一(意思解釋)
- 樹欲靜而風不止(意思解釋)
- 橫七豎八(意思解釋)
- 安身立命(意思解釋)
- 臭名昭著(意思解釋)
- 認賊作父(意思解釋)
- 風風雨雨(意思解釋)
- 有志竟成(意思解釋)
- 舉足輕重(意思解釋)
- 無聲無息(意思解釋)
- 張徨失措(意思解釋)
- 躍躍欲試(意思解釋)
- 破釜沉舟(意思解釋)
- 留戀不舍(意思解釋)
※ 唇齒之邦的意思解釋、唇齒之邦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杯蛇幻影 | 比喻疑神疑鬼,自相驚擾。同“杯弓蛇影”。 |
婦人醇酒 | 謂沉湎于酒色。語本《史記·魏公子列傳》:“秦數使反閑……公子(無忌)自知再以毀廢,乃謝病不朝,與賓客為長夜飲,飲醇酒,多近婦女,日夜為樂者四歲,竟病酒卒?!?/td> |
夸大其詞 | 詞:言論。語言夸張;超過事實。 |
戶限為穿 | 戶限:門檻;為:被。門檻都踩破了。形容進出的人很多。 |
損人不利己 | 損害別人對自己也沒有好處。 |
斗唇合舌 | 猶言耍嘴皮子,賣弄口才。 |
揚幡擂鼓 | 幡:垂直的長條旗子。舞動著幡,敲打著鼓。形容熱熱鬧鬧地大事張揚。 |
天昏地暗 | 天色昏黃不清;大地黑暗不明。多指云霧遮蔽日月或風沙漫天的景象?;瑁夯璋?。 |
半路出家 | 半路:路途走到一半;指成年以后;出家:離家去當和尚、尼姑。不是從小而是年歲大點才去當和尚、尼姑或道士的。泛指半路上才學著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。 |
經緯天下 | 經,緯:治理。指治理國家。 |
多情善感 | 感情豐富,容易傷感。 |
倒冠落佩 | 冠:帽子;佩:佩玉。這里指官服。脫下帽子,摘去佩玉。形容辭官還鄉。 |
路無拾遺 | 見“路不拾遺”。 |
一寸光陰一寸金 | 一寸光陰:指日影移動一寸;形容很短的時間。形容時間的寶貴。 |
花言巧語 | 原指鋪張修飾而無實際內容的言語或文辭。后指虛假而動聽的話;也指說虛假而動聽的話。 |
酒后茶余 | 指隨意消遣的空閑時間。 |
團團轉 | 回環旋轉,形容不知道怎么辦好。 |
白發蒼蒼 | 蒼蒼:灰白色。形容年邁而頭發花白。 |
春冰虎尾 | 踩著老虎尾巴,走在春天將解凍的冰上。比喻處境非常危險。 |
塵外孤標 | 塵外:世外;孤標:孤立的標志。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質。 |
粗制濫造 | 粗:粗糙;濫:過多而不加以節制。原指產品制作粗糙;只求數量;不顧質量?,F也泛指工作草率;不講求質量。 |
戰天斗地 | 戰、斗:泛指斗爭。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氣慨。 |
共為唇齒 | 比喻互相輔助。 |
男大當婚 | 指男子成年后要娶親成家。 |
足衣足食 | 衣食豐足。指生活富裕。 |
切樹倒根 | 比喻徹底。 |
取之不盡 | 拿不盡。形容極其豐富。 |
坐以待斃 | 待:等待;斃:死。坐著等死。指無力抗爭或不想抗爭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