櫜弓臥鼓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藏弓息鼓。謂戰事停息,天下太平。
出處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隗囂傳》:“馳使四夷,復其爵號。然后還師振旅,櫜弓臥鼓。申命百姓,各安其所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chǔ gōng wò gǔ
注音ㄔㄨˇ ㄍㄨㄥ ㄨㄛˋ ㄍㄨˇ
繁體櫜弓臥皷
感情櫜弓臥鼓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指休戰。
近義詞櫜甲束兵、櫜弓戢矢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變幻無常(意思解釋)
- 絕長續短(意思解釋)
- 風言影語(意思解釋)
- 憂喜交集(意思解釋)
- 路遙知馬力,日久見人心(意思解釋)
- 以小見大(意思解釋)
- 論黃數白(意思解釋)
- 敏而好學(意思解釋)
- 膽寒發豎(意思解釋)
- 群龍無首(意思解釋)
- 遁入空門(意思解釋)
- 止于至善(意思解釋)
- 因噎廢食(意思解釋)
- 十羊九牧(意思解釋)
- 冠絕一時(意思解釋)
- 暴取豪奪(意思解釋)
- 妻兒老小(意思解釋)
- 女扮男裝(意思解釋)
- 雷霆萬鈞(意思解釋)
- 峨峨洋洋(意思解釋)
- 風虎云龍(意思解釋)
- 春去冬來(意思解釋)
- 刻不容緩(意思解釋)
- 共為唇齒(意思解釋)
- 古里古怪(意思解釋)
- 欺人自欺(意思解釋)
- 快人快語(意思解釋)
- 各人自掃門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(意思解釋)
※ 櫜弓臥鼓的意思解釋、櫜弓臥鼓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是非口舌 | 因說話引起的誤會或糾紛。 |
旦夕之間 | 旦:早晨。夕:晚上。早晚之間,形容在很短時間內。 |
羅掘一空 | 羅:用網捕鳥;掘:指挖掘老鼠洞找糧食。用盡一切辦法,搜括財物殫盡。 |
窮家富路 | 指居家應節儉,出門則要多帶盤纏,免遭困窘。 |
懸崖勒馬 | 在高高的山崖邊上勒住馬。比喻到了危險的邊緣及時清醒回頭。勒:收住韁繩。 |
過而能改 | 有了錯誤就能改正。 |
魚死網破 | 不是魚死;就是網破。指拼個你死我活。 |
孝子賢孫 |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孫。泛指有孝行的子孫。 |
興高采烈 | 興致高;精神飽滿。采:精神;烈:強烈;旺盛。 |
異寶奇珍 | 珍異難得的寶物。 |
黑天半夜 | 指深更半夜。 |
皮笑肉不笑 | 極其不自然地裝出一副笑臉。形容虛偽或心懷惡意的樣子。 |
閑情逸致 | 逸:安閑;致:興致。指毫無事物所累;輕松超逸的情趣。悠閑的心情和安逸的興致。 |
法不阿貴 | 法:法律。阿:偏袒;討好。指法律不偏袒有權勢富貴的人。意思是秉公執法;不畏權貴。 |
善善惡惡 | 稱贊善事,憎惡壞事。形容人區別善惡,愛憎分明。 |
祝哽祝噎 | 祝:禱祝;哽、噎:食物堵住食道。古代帝王敬老、養老的表示:請年老致仕者飲酒吃飯,設置專人禱祝他們不哽不噎。 |
可有可無 | 可以有也可以沒有。指無關緊要或不很重要。 |
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 | 高山:比喻高尚的品德;止:語助詞;景行:大路,比喻行為正大光明。仰望著高山,效法著大德。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。 |
以夷制夷 | 夷:舊時泛指外族或外國。利用外族或外國之間的內部矛盾;使其相互沖突;削弱其力量。 |
沉魚落雁 | 沉:使下沉;落:使落下。原指女子貌美;使游魚下沉;使飛雁降落;不敢與之比美。后來形容女子容貌美麗動人。 |
形形色色 | 形容事物類別很多;各種各樣的都有。形形:原指生出這種形體;色色:原指生出這種顏色。 |
張徨失措 | 見“張皇失措”。 |
妖魔鬼怪 | 迷信的傳說中危害人類的妖精和魔鬼。比喻形形色色害人的東西或人。 |
力屈道窮 | 屈:竭,窮盡;道:途徑,辦法;窮:盡。力量辦法都已窮盡。 |
甘拜下風 | 甘心情愿拜倒在下方。自認不如對方;表示真心佩服。 |
欲速則不達 | 速:快;達:達到。指過于性急圖快,反而不能達到目的。 |
踵趾相接 | 謂腳跡相連。形容人數眾多,接連不斷。 |
書不釋手 | 手里的書舍不得放下。形容勤學或看書入迷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