蟲臂鼠肝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比喻極微小而無價值的東西。
出處莊周《莊子 大宗師》:“以汝為鼠肝乎?以汝為蟲臂乎?”
例子鼠肝蟲臂萬化途,神奇腐朽相推遷。(金 元好問《食榆莢》詩)
基礎(chǔ)信息
拼音chóng bì shǔ gān
注音ㄔㄨㄥˊ ㄅ一ˋ ㄕㄨˇ ㄍㄢ
繁體蟲臂鼠肝
感情蟲臂鼠肝是貶義詞。
用法聯(lián)合式;作賓語;比喻微不足道的東西。
反義詞和璧隋珠
英語insect's legs and rat's liver--worthless things or infinitesimal parts of creation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窮年累世(意思解釋)
- 上下其手(意思解釋)
- 嚴刑峻法(意思解釋)
- 心里有鬼(意思解釋)
- 漏洞百出(意思解釋)
- 兵荒馬亂(意思解釋)
- 十全大補(意思解釋)
- 化鴟為鳳(意思解釋)
- 不到黃河心不死(意思解釋)
- 一寸光陰一寸金(意思解釋)
- 分路揚鑣(意思解釋)
- 漫不經(jīng)心(意思解釋)
- 抱恨黃泉(意思解釋)
- 煢煢孑立(意思解釋)
- 熟能生巧(意思解釋)
- 從天而降(意思解釋)
- 偶語棄市(意思解釋)
- 月兒彎彎照九州,幾家歡樂幾家愁(意思解釋)
- 家常便飯(意思解釋)
- 始終一貫(意思解釋)
- 掛冠歸去(意思解釋)
- 井中視星(意思解釋)
- 援筆立就(意思解釋)
- 鑿壁偷光(意思解釋)
- 足履實地(意思解釋)
- 桃花運(意思解釋)
- 棄重取輕(意思解釋)
- 絕裾而去(意思解釋)
※ 蟲臂鼠肝的意思解釋、蟲臂鼠肝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(wǎng)提供。
相關(guān)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個人主義 | 個人本身的利益應(yīng)該高于一切的道德學(xué)說或原則,道德的自私自利。 |
一錢太守 | 比喻值得稱贊的廉潔的官吏。或譏諷那些貪官污吏貪財。 |
憂喜交集 | |
患難與共 | 患難:危險艱苦的環(huán)境;與共:在一起。指在不利處境中共同承擔(dān)災(zāi)難和困苦。 |
夜深人靜 | 深夜沒有人聲;非常寂靜。 |
大包大攬 | 把事情、任務(wù)等盡量兜攬過來。 |
學(xué)而時習(xí)之 | 學(xué)過的內(nèi)容要經(jīng)常復(fù)習(xí)它。 |
和風(fēng)細雨 | 溫和的風(fēng)和細小的雨。本指自然現(xiàn)象;現(xiàn)多指用和緩的態(tài)度和方式處理問題。 |
天之驕子 | 驕子:寵兒。老天爺?shù)膶檭骸h朝人因匈奴極為強盛而稱之為“天之驕子”;意即匈奴為天所驕寵。現(xiàn)指條件極其優(yōu)越;特別幸運的人。也指非常勇敢或有特殊貢獻的人。 |
拋磚引玉 | 拋出磚頭;引來白玉。比喻用粗淺的、不成熟的意見或文章;引出別人高明的、或熟的意見或作品。常用作謙詞。 |
一場空 | 努力和希望完全落空。 |
一寸光陰一寸金 | 一寸光陰:指日影移動一寸;形容很短的時間。形容時間的寶貴。 |
巧上加巧 | 指一時湊巧或指人更加靈巧。 |
折臂三公 | 晉代的羊枯,曾墜馬折斷手臂,官至三公。指貴官墮馬。 |
逆來順受 | 逆:不順;順:順從;受:忍受。碰上十分惡劣的境遇而順從地忍受;不作反抗。 |
敷衍了事 | 敷衍:將就應(yīng)付;不認真。了:了結(jié)。將就應(yīng)付地把事辦了。指做事不認真;缺乏責(zé)任心。 |
酒能亂性 | 喝多酒能夠使人不能自控,就會淫亂。 |
囚首垢面 | 象監(jiān)獄里的犯人,好久沒有理發(fā)和洗臉。形容不注意清潔、修飾。 |
風(fēng)急浪高 | 形容風(fēng)浪很大。 |
敢不承命 | 敢:反語,“怎敢”、“不敢”之意;承:接受。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?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見呢? |
進讒害賢 | 讒:讒言,說他人的壞話;賢:賢良,指好人。說壞話,陷害好人。 |
三十三天 | 佛教稱欲界第六天為三十三天,即忉利天。后形容最高的地方。 |
斗水活鱗 | 語本《莊子·外物》:“周昨來,有中道而呼者。周顧視車轍中,有鮒魚焉。周問之曰:‘鮒魚來!子何為者邪?’對曰:‘我,東海之波臣也。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?’”后因以“斗水活鱗”比喻得到微薄的資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。 |
平生不作虧心事,夜半敲門不吃驚 | 平生:有生以來;虧心:違背良心。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,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。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,心地坦然。 |
賢母良妻 | 見“賢妻良母”。 |
一條龍 | 比喻事物首尾相連,排成一條連續(xù)不斷的線。也比喻生產(chǎn)程序或工作環(huán)節(jié)上的相關(guān)聯(lián)的連續(xù)。 |
恐后爭先 | 指害怕落后,追求上進。 |
讀書種子 |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啟后的讀書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