稱德度功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稱:衡量;度:估量。對被任用的人既要考慮到他的品德,也要考慮到他的功勞。
出處《管子·君臣下》:“稱德度功,勸其所能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chēng dé duó gōng
注音ㄔㄥ ㄉㄜˊ ㄉㄨㄛˊ ㄍㄨㄥ
繁體稱惪度功
感情稱德度功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;指用人之道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響答影隨(意思解釋)
- 眾多非一(意思解釋)
- 嚴陣以待(意思解釋)
- 發綜指示(意思解釋)
- 哀而不傷(意思解釋)
- 揚幡擂鼓(意思解釋)
- 心直口快(意思解釋)
- 可想而知(意思解釋)
- 紛亂如麻(意思解釋)
- 度己失期(意思解釋)
- 黑不溜秋(意思解釋)
- 不能自拔(意思解釋)
- 抱恨黃泉(意思解釋)
- 進讒害賢(意思解釋)
- 只要功夫深,鐵杵磨成針(意思解釋)
-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(意思解釋)
- 東施效顰(意思解釋)
- 亡命之徒(意思解釋)
- 共為唇齒(意思解釋)
- 牛郎織女(意思解釋)
- 時不我待(意思解釋)
- 目無全牛(意思解釋)
- 唇槍舌劍(意思解釋)
- 安身立命(意思解釋)
- 天網恢恢(意思解釋)
- 天作之合(意思解釋)
- 洗耳恭聽(意思解釋)
- 壯心不已(意思解釋)
※ 稱德度功的意思解釋、稱德度功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浪跡江湖 | 到處漂泊,沒有固定的住處。 |
起兵動眾 | 眾:大隊人馬。舊指大規模出兵。現多指動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。 |
陳言務去 | 陳舊的言辭一定要去掉。指寫作時務必要去掉陳舊的言辭。 |
動蕩不定 | 蕩:搖動。動蕩搖擺,不安定。形容局勢不穩定,不平靜。 |
旁征博引 | 旁:廣泛;征:征求;博:廣博;引:引證。廣泛地引用材料作為依據、例證。 |
一干二凈 | 形容非常干凈;也表示一點兒也不剩。 |
信以為真 | 把假的當作真的。信:相信。 |
妻兒老小 | 指全家人。用在表示家族負擔。 |
形影相吊 | 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;相互慰問。形容非常孤單;沒有伴侶。吊:慰問。 |
黃雀銜環 | 黃雀銜著銀環以報答恩人。指報恩。 |
死不開口 | 至死也不說話。指緘口不言 |
樹欲靜而風不止 | 樹要靜止,風卻不停地刮著。比喻事物的客觀存在和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。 |
著手成春 | 著手:動手接觸。指詩歌格調自然清新。后比喻醫術高明。 |
舉直錯枉 | 舉:選拔。直:正直,指正直之人。錯:通“措”,廢棄,放棄。枉:彎曲,比喻邪惡之人。起用正直賢良,罷黜奸邪佞人。亦作“舉直厝枉”、“舉直措枉”。 |
白草黃云 | 形容邊塞荒漠凄涼的景象。 |
生知安行 | 生來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,從容安然地實現天下的大道。 |
一剎那 | 剎那:梵文ksana的音譯。指十分短促的時間。 |
山陰道上,應接不暇 | 山陰道:在會稽城西南郊外,那里風景優美。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,看不勝看。后用下句比喻來往的人多,應接不過來。 |
慌不擇路 | 勢急心慌,顧不上選擇道路。 |
舉足輕重 | 一挪動腳;就會影響兩邊的分量。原指一個實力強的人處于兩方之間;只要稍微偏向一方;就會打破均勢。比喻地位極其重要;足以左右全局。 |
逢人說項 | 比喻到處為人說好話 |
哀兵必勝 | 哀兵:由受迫而悲憤地奮起反抗的軍隊。一說“哀;憫也”。憐惜和慈愛士卒。①指因受欺侮而懷著激憤情緒為正義而戰的軍隊一定能打勝仗。反引申為由橫遭侵凌殘害而悲憤滿腔的國家和民族;能奮起抗戰;必獲勝利。②慈愛士卒而得人心者勝。 |
無計可施 | 施:施展。沒有什么計謀可以施展。指一點辦法也沒有。 |
群山四應 | 應:應和。四面群山紛紛響應。比喻一聲號召,人們群起響應。 |
拆東墻補西墻 | 拆倒東邊的墻,以修補西邊的墻。比喻臨時勉強應付。亦比喻臨時救急,不是根本辦法。 |
母夜叉 | 比喻兇悍的婦女。 |
出神入化 | 神:神妙;化:指化境;極高超的境界。超出神妙;進入化境。形容技藝達到非常高超的境界。 |
金蟬脫殼 | 金蟬:金黃色的知了;殼:堅硬的外皮。蟬變為成蟲時脫去原來的外殼。比喻用計脫身;使對方不能及時發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