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風問俗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風:歌謠;俗:風俗。采集歌謠,訪問風俗。
出處清 俞蛟《夢廠雜著 潮嘉風月》:“采風問俗,紀載宜詳;品翠題紅,篇章爭麗。”
例子采風問俗周詳甚,應有輶軒異代求。柳亞子《<盛湖竹枝詞>題辭》詩之十二
基礎信息
拼音cǎi fēng wèn sú
注音ㄘㄞˇ ㄈㄥ ㄨㄣˋ ㄙㄨˊ
繁體採風問俗
感情采風問俗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、主語;指采集民間習俗等。
謎語作家下鄉體驗生活
英語collect folk songs and custom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神槍手(意思解釋)
- 短褐不全(意思解釋)
- 急中生智(意思解釋)
- 見風是雨(意思解釋)
- 一錢太守(意思解釋)
- 價值連城(意思解釋)
- 著手回春(意思解釋)
- 空穴來風(意思解釋)
- 不分青紅皂白(意思解釋)
- 三人行,必有我師(意思解釋)
- 仁義道德(意思解釋)
- 不得而知(意思解釋)
- 閉關自守(意思解釋)
- 穩操勝券(意思解釋)
- 無關緊要(意思解釋)
- 畫地為牢,議不入(意思解釋)
- 遺世絕俗(意思解釋)
- 春去冬來(意思解釋)
- 閑情逸趣(意思解釋)
- 清風勁節(意思解釋)
- 踵武前賢(意思解釋)
- 無影無蹤(意思解釋)
- 不寧唯是(意思解釋)
- 祝哽祝噎(意思解釋)
- 前赴后繼(意思解釋)
- 驕傲自滿(意思解釋)
- 單刀直入(意思解釋)
- 走過場(意思解釋)
※ 采風問俗的意思解釋、采風問俗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飽經滄桑 | 飽:充分地;經:經歷;滄桑:滄海桑田。意思是說滄海變成桑田;桑田變成大海。比喻世事變化很大。形容經歷了許多世事變化。生活經歷極為豐富。 |
連綿不絕 | 連續而不中斷。 |
合浦珠還 | 合浦:漢代郡名,在今廣西合浦縣東北。比喻東西失而復得或人去而復回。 |
莫衷一是 | 莫:不;還是;衷:折衷;斷定;是:對。指不知哪個正確。形容各種意見都有。得不出一致的看法。 |
僧多粥少 | 和尚多,而供和尚喝的粥少。比喻物少人多,不夠分配。 |
志滿意得 | 志向實現,心滿意足。 |
誅求無度 | 斂取、需索財賄沒有限度。 |
照葫蘆畫瓢 | 比喻照著樣子模仿。 |
頭面人物 | 指在社會上有較大名聲或勢力的人(多含貶義)。 |
福無雙至,禍不單行 | 指幸運事不會連續到來,禍事卻會接踵而至。 |
流離轉徙 | 輾轉遷移,無處安身。 |
不費吹灰之力 | 形容事情做起來非常容易,不花一點力氣。 |
惹事生非 | 招惹是非,引起爭端。 |
花拳繡腿 | 比喻只做些表面上好看實際上并無用處的工作。 |
倒冠落佩 | 冠:帽子;佩:佩玉。這里指官服。脫下帽子,摘去佩玉。形容辭官還鄉。 |
逆來順受 | 逆:不順;順:順從;受:忍受。碰上十分惡劣的境遇而順從地忍受;不作反抗。 |
望而生畏 | 看著就害怕。生畏:害怕。 |
經緯天地 | 經:絲織品的直線;緯:絲織品的橫線。形容人的才能極大,能經營天下,治理國政。 |
共商國是 | 國是:國事;國家的大政方針。共同商量國家的政策和方針。 |
道山學海 | 道、學:學問。學識比天高比海深。形容學識淵博。 |
歌舞升平 | 邊歌邊舞;慶祝太平;有粉飾太平的意思。含貶義。升平:太平。 |
各行各業 | 泛指所有的人所從事的各種行業。 |
風聲鶴唳 | 唳:鶴鳴聲。風吹的響聲和仙鶴的叫聲。形容驚慌失措;或自相驚擾。 |
讀書種子 |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啟后的讀書人。 |
依樣畫葫蘆 | 比喻單純地照樣子模仿;也作“依樣葫蘆”;“比著葫蘆畫瓢”、“照葫蘆畫瓢”。 |
千家萬戶 | 眾多人家。 |
風風雨雨 | 刮風下雨,比喻重重阻難或議論紛紛。 |
雅俗共賞 | 雅俗:文雅和粗俗。舊時把文化高的人稱“雅人”;把沒文化的人稱“俗人”;賞:欣賞。無論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賞。形容藝術水平既高雅又通俗;能為各種人所接受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