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識起倒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識:知道,認識。指不知好歹,不識時務。
出處明 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52回:“你那三個和尚已被我洗凈了,不久便要宰殺,你還不識起倒?去了罷!”
例子費小胡子忍不住笑了,他想來這位不識起倒的曾老二一定把吳蓀甫纏的頭痛。茅盾《子夜》十
基礎信息
拼音bù shí qǐ dǎo
注音ㄅㄨˋ ㄕˊ ㄑ一ˇ ㄉㄠˇ
繁體不識起倒
感情不識起倒是貶義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指不知好歹。
近義詞不識時務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強取豪奪(意思解釋)
- 石枯松老(意思解釋)
- 風馳電掣(意思解釋)
- 火樹銀花(意思解釋)
- 野心勃勃(意思解釋)
- 不三不四(意思解釋)
- 取而代之(意思解釋)
- 半吊子(意思解釋)
- 花拳繡腿(意思解釋)
- 閉關自守(意思解釋)
- 逆來順受(意思解釋)
- 生公說法(意思解釋)
- 珠玉之論(意思解釋)
- 兵微將寡(意思解釋)
- 散帶衡門(意思解釋)
- 盡誠竭節(意思解釋)
- 裊裊婷婷(意思解釋)
- 以直報怨,以德報德(意思解釋)
- 金口木舌(意思解釋)
- 顯親揚名(意思解釋)
- 平生莫做虧心事,半夜敲門不吃驚(意思解釋)
- 扣人心弦(意思解釋)
- 半新不舊(意思解釋)
- 有志竟成(意思解釋)
- 以夷制夷(意思解釋)
- 金玉滿堂(意思解釋)
- 天相吉人(意思解釋)
- 大勢所趨(意思解釋)
※ 不識起倒的意思解釋、不識起倒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易放難收 | 話說出去容易,收回來就難了。 |
混世魔王 | 比喻擾亂人世的兇人或驕縱恣肆的人。 |
全科人兒 | 指父母、配偶、子女都健在的人。 |
白費心機 | 白費心思,形容徒勞無益。 |
香草美人 | 舊時詩文中用以象征忠君愛國的思想。 |
不分青紅皂白 | 比喻不分是非,不問情由。 |
疙里疙瘩 | 文字不通暢,物體不平滑很粗糙。 |
殺雞取卵 | 殺了雞取出雞蛋。比喻貪圖眼前的一點好處;而損害長遠的利益。 |
一干二凈 | 形容非常干凈;也表示一點兒也不剩。 |
目不斜視 | 眼睛不往旁邊看。形容目光莊重;神情嚴肅。 |
善游者溺 | 會游泳的人,往往淹死。比喻人自以為有某種本領,因此而惹禍。 |
面有難色 | 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。 |
分工合作 | 眾人各司其責,共同從事工作。 |
刻不容緩 | 刻:片刻;容:容許;緩:延緩;耽擱。一刻也不容許延緩。形容形勢十分緊迫。 |
法不阿貴 | 法:法律。阿:偏袒;討好。指法律不偏袒有權勢富貴的人。意思是秉公執法;不畏權貴。 |
牛驥同槽 | 見“牛驥同皁”。 |
人面狗心 | ①《晉書·苻朗載記》:“朗曰:‘吏部為誰,非人面而狗心,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?’王忱丑而才慧,國寶美貌而才劣于弟,故朗云然?!焙笠蛞浴叭嗣婀沸摹北扔魅菝裁篮枚艑W低下的人。②猶言人面獸心。 |
南征北戰,東蕩西殺 | 征:征戰;蕩:掃蕩。形容轉戰南北,奮勇殺敵。 |
會少離多 | 相會少,別離多。感慨人生聚散無常或別離之苦。 |
超然絕俗 |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。謂遠過于尋常之輩。漢·班固《為第五倫薦謝夷吾疏》:“方之古賢,實有倫序,采之于今,超然絕俗,誠社稷之蓍龜,大漢之棟甍?!彼巍り懹巍杜c姜特立書》:“《繭庵記》及《初營》、《落成》二詩,大老手筆,超然絕俗。” |
雅俗共賞 | 雅俗:文雅和粗俗。舊時把文化高的人稱“雅人”;把沒文化的人稱“俗人”;賞:欣賞。無論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賞。形容藝術水平既高雅又通俗;能為各種人所接受。 |
福善禍淫 | 指行善的得福,作惡的受禍。 |
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 | 高山:比喻高尚的品德;止:語助詞;景行:大路,比喻行為正大光明。仰望著高山,效法著大德。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。 |
昏聵無能 | 昏:眼睛看不清楚;聵:耳朵聽不清楚。眼花耳聾,沒有能力。比喻頭腦糊涂,沒有能力,分不清是非。 |
聲馳千里 | 馳:傳揚。名聲遠播。形容聲望很高。 |
小巫見大巫 | 巫:舊時裝神弄鬼替人祈禱為職業的人。原意是小巫見到大巫,法術無可施展。后比喻相形之下,一個遠遠比不上另一個。 |
強人所難 | 強:勉強。勉強別人做不愿做或做不到的事情。 |
置之度外 | 放在考慮之外(置:放;度:打算;計較)。形容不放在心上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