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采眾議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博:廣;議:建議。廣泛采納群眾的建議。
出處晉 陳壽《三國志 吳志 孫登傳》:“誠宜與將相大臣詳擇時宜,博采眾議,寬刑輕賦,均息力役,以順民望。”
例子領導干部必須博采眾議,不能獨斷專行
基礎信息
拼音bó cǎi zhòng yì
注音ㄅㄛˊ ㄘㄞˇ ㄓㄨㄥˋ 一ˋ
繁體博採衆議
感情博采眾議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指廣泛聽取意見。
近義詞博采群議
反義詞獨斷專行
英語collect widely all advices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見風是雨(意思解釋)
- 鋪張浪費(意思解釋)
- 故家喬木(意思解釋)
- 望風撲影(意思解釋)
- 青山綠水(意思解釋)
- 鼠憑社貴(意思解釋)
- 鑒影度形(意思解釋)
- 以權謀私(意思解釋)
- 八荒之外(意思解釋)
- 楊柳依依(意思解釋)
- 敏而好學(意思解釋)
- 簡明扼要(意思解釋)
- 連編累牘(意思解釋)
- 壽元無量(意思解釋)
- 遁入空門(意思解釋)
- 公才公望(意思解釋)
- 拔茅連茹(意思解釋)
- 飯囊酒甕(意思解釋)
- 舞刀躍馬(意思解釋)
- 口墜天花(意思解釋)
- 亡命之徒(意思解釋)
- 時不我待(意思解釋)
- 離奇古怪(意思解釋)
- 平地一聲雷(意思解釋)
- 起死回生(意思解釋)
- 地丑德齊(意思解釋)
- 南征北戰,東蕩西殺(意思解釋)
- 氣味相投(意思解釋)
※ 博采眾議的意思解釋、博采眾議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甕中之鱉 | 比喻已在掌握之中;逃跑不了的東西。甕:大壇子;鱉:甲魚。 |
苦盡甘來 | 盡:終結;甘:甜;美好。比喻艱苦的日子已經過去;美好的時光已經到來。 |
不驕不躁 | 驕:驕傲;躁:急躁。不驕傲;不急躁。 |
縱橫開合 | 指操縱自如。同“縱橫開闔”。 |
四書五經 | 四書:亦稱四子書,即《大學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論語》、《孟子》;五經:《詩》、《書》、《禮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。指儒家經典。 |
明知故問 |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種情況;卻還要故意問別人。 |
拭目以待 | 擦亮眼睛等著瞧。形容期望很迫切。也表示確信某件事情一定會出現。 |
年少無知 | 年紀小,不懂事。 |
庖丁解牛 | 庖丁:廚師。廚師解割了全牛。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觀規律的人;技術純熟神妙;做事得心應手。 |
知其不可而為之 | 明知做不到卻偏要去做。表示意志堅決。有時也表示倔強固執。 |
藏形匿影 | 藏、匿:隱藏。隱藏形跡,不露真相。 |
雄心壯志 | 偉大的理想;宏偉的志愿。 |
前腳后腳 | 比喻緊跟著。 |
不治之癥 | 治不好的病、絕癥。也比喻無法挽救的禍患或無法改正的弊端、錯誤。 |
繪聲繪影 | 形容敘述或描寫生動逼真。 |
婆婆媽媽 | 形容人動作瑣細,言語羅唆。也形容人感情脆弱。 |
通俗易懂 | 廣大人民群眾都能懂得。 |
公子哥兒 | 指富貴人家只講吃喝玩樂,不務正業的子弟。 |
韓信將兵,多多益善 | 將:統率,指揮。比喻越多越好。 |
切樹倒根 | 比喻徹底。 |
輕重緩急 | 緩:慢;不急。指各種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;有急于要辦的和可以慢一點辦的。 |
妙語連珠 | 連珠:串珠;像珠子一樣一個接一個串接著。巧妙風趣的話一個接一個。 |
意料之外 | 沒有想到的。 |
耳聰目明 | 聰:聽覺靈敏。形容聽覺和視覺非常機敏明利。 |
華不再揚 | 已開過的花,在一年里不會再開。比喻時間過去了不再回來。 |
空手套白狼 | 徒手抓住白狼。指無本買賣。 |
金玉滿堂 | 金、玉:黃金和美玉。指黃金寶石滿堂都是。形容財富之多。后也用于比喻富有才學。 |
天相吉人 | 相:保佑,幫助;吉人:善人。好人會得到天的幫助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