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未血刃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猶兵不血刃。指戰(zhàn)事順利,未經(jīng)交鋒或激戰(zhàn)而取得勝利。
出處郭沫若《李白與杜甫 杜甫與嚴武》:“高適是肅宗所任命的統(tǒng)帥,永王為地方兵力所擊敗身死之后,高適兵未血刃而罷?!?/p>
基礎信息
拼音bīng wèi xuě rèn
注音ㄅ一ㄥ ㄨㄟˋ ㄒㄩㄝˇ ㄖㄣˋ
繁體兵未血刄
感情兵未血刃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定語、狀語;形容未經(jīng)交戰(zhàn)就取得勝利。
近義詞兵不血刃、兵不污刃
反義詞血流成河
英語without shedding a drop of blood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樂道安命(意思解釋)
- 不可勝舉(意思解釋)
- 踏破芒鞋沒覓處,得來全不費工夫(意思解釋)
- 乘風破浪(意思解釋)
- 不折不扣(意思解釋)
- 勢力之交(意思解釋)
- 志滿意得(意思解釋)
- 不僧不俗(意思解釋)
- 寧為雞口,毋為牛后(意思解釋)
- 空口無憑(意思解釋)
- 因噎廢食(意思解釋)
- 神采奕奕(意思解釋)
- 大千世界(意思解釋)
- 敲詐勒索(意思解釋)
- 語重心長(意思解釋)
- 刀耕火種(意思解釋)
- 融會貫通(意思解釋)
- 新官上任三把火(意思解釋)
- 匡謬正俗(意思解釋)
- 國無寧日(意思解釋)
- 胡子拉碴(意思解釋)
- 胡支扯葉(意思解釋)
- 快人快語(意思解釋)
- 形影相隨(意思解釋)
- 顯親揚名(意思解釋)
- 無聲無息(意思解釋)
- 哀兵必勝(意思解釋)
- 面如土色(意思解釋)
※ 兵未血刃的意思解釋、兵未血刃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(wǎng)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畏縮不前 | 畏懼退縮,不敢前進。 |
橫眉冷對千夫指 | 比喻以憤恨和輕蔑的態(tài)度對待敵人的攻擊。 |
前因后果 | 佛教講;先前種什么因;后來就結什么果;指事情發(fā)生的起因和它的結果。指事情的全部過程。 |
又紅又專 | 具有無產(chǎn)階級的世界觀,又掌握專業(yè)知識和專門技術。 |
意氣風發(fā) | 意氣:意志和氣概;風發(fā):形容俊偉豪邁。形容氣概豪邁;精神振奮。 |
直截了當 | 了當:干脆;爽快。干脆爽快;不繞彎子。 |
遁世離俗 | 謂隱居而屏絕世俗往來。 |
膽寒發(fā)豎 | 形容恐怖之極。 |
出頭露面 | 在人多的場合公開出現(xiàn);也指在眾人面前出風頭表現(xiàn)自己;又常因出現(xiàn)于公共場合而出名。還指出面活動、做事、講話。 |
牝雞司晨 | 牝雞:母雞;司:掌管。比喻女人掌權當政。 |
同心合力 | 團結一致,共同努力。 |
必由之路 | 必:一定;由:經(jīng)過。一定要經(jīng)過的道路。 |
化鴟為鳳 | 比喻能以德化民,變惡為善。鴟,貓頭鷹,古人以為兇鳥。語本《后漢書·循吏傳·仇覽》:“時考城令河內(nèi)王渙,政尚嚴猛,聞覽以德化人,署為主簿。謂覽曰:‘主簿聞陳元之過,不罪而化之,得少鷹鹯之志邪?’覽曰:‘以為鷹鹯不若鸞鳳?!?/td> |
心急如焚 | 心里急得像著了火一樣。形容心情極其焦急。焚:燒。 |
絆腳石 | 絆腳的石頭,比喻阻礙前進的東西。 |
戶告人曉 | 讓每家每人都知道。 |
嘰嘰喳喳 | 語音雜亂。 |
各盡所能,按勞分配 | |
結纓伏劍 | 結纓:系上帽帶;伏劍:拔劍自刎。比喻為維護正義而獻身。 |
將奪固與 | 要想得到,必先給予。固,同“姑”。 |
春去冬來 | 春天過去,冬天到來。形容時光流逝 |
時不我待 | 時間不會等待我們。指要抓緊時間。 |
白草黃云 | 形容邊塞荒漠凄涼的景象。 |
南征北戰(zhàn),東蕩西殺 | 征:征戰(zhàn);蕩:掃蕩。形容轉戰(zhàn)南北,奮勇殺敵。 |
切樹倒根 | 比喻徹底。 |
足不出門 | 同“足不出戶”。 |
河山之德 | 《詩·墉風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”。陸德明釋文:“《韓詩》云:德之美貌”。王先謙《詩三家義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淵然而深,皆以狀德容之美”。后以《河山之德》形容婦人德容之美。 |
望塵靡及 | 見“望塵莫及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