秉旄仗鉞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秉:執(zhí)持;旄:古代軍旗;鉞:掌權(quán)的兵器。比喻掌握軍事大權(quán)。
出處《尚書·牧誓》:“王左仗黃鉞,右秉白旄以麾。”
例子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38回:“昔姜尚父年九十,秉旄仗鉞,未嘗言老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bǐng máo zhàng yuè
注音ㄅ一ㄥˇ ㄇㄠˊ ㄓㄤˋ ㄩㄝˋ
繁體秉旄仗鉞
感情秉旄仗鉞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指掌軍權(quán)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圓顱方趾(意思解釋)
- 一本正經(jīng)(意思解釋)
- 上氣不接下氣(意思解釋)
- 學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(意思解釋)
- 丑聲遠播(意思解釋)
- 壓歲錢(意思解釋)
- 男女授受不親(意思解釋)
- 和風細雨(意思解釋)
- 珠宮貝闕(意思解釋)
- 三長兩短(意思解釋)
- 不到黃河心不死(意思解釋)
- 吃不了兜著走(意思解釋)
- 雨散風流(意思解釋)
- 風和日麗(意思解釋)
- 祖?zhèn)髅胤?意思解釋)
- 斷香零玉(意思解釋)
- 作壁上觀(意思解釋)
- 欺善怕惡(意思解釋)
- 通俗易懂(意思解釋)
- 風聲鶴唳(意思解釋)
- 聰明反被聰明誤(意思解釋)
- 聰明才智(意思解釋)
- 起死回生(意思解釋)
- 滿面春風(意思解釋)
- 歐風美雨(意思解釋)
- 無窮無盡(意思解釋)
- 逢人說項(意思解釋)
- 縱橫四海(意思解釋)
※ 秉旄仗鉞的意思解釋、秉旄仗鉞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(wǎng)提供。
成語接龍(順接)
相關(guān)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加官進爵 | 舊時指官職提升。 |
二話沒說 | 指很干脆地采取行動。 |
因材施教 | 因:根據(jù);材:資質(zhì);施:施加;進行;教:教育。根據(jù)學習的人的不同志趣、資質(zhì)來進行不同的教育。 |
改過遷善 | 改正錯誤,變成好的。指去惡就善。 |
引鬼上門 | 比喻招來壞人。 |
心灰意冷 | 灰心失望,意志消沉。 |
物腐蟲生 | 東西腐爛了才會生蟲。比喻禍患的發(fā)生,總有內(nèi)部的原因。也比喻本身有了弱點,別人才能乘機打擊。 |
柳暗花明又一村 | 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,后借喻突然出現(xiàn)新的好形勢。 |
拭目以待 | 擦亮眼睛等著瞧。形容期望很迫切。也表示確信某件事情一定會出現(xiàn)。 |
爭先恐后 | 爭著向前;唯恐落后。 |
功成名就 | 功:功業(yè)。就:達到。功績?nèi)〉昧耍曇灿辛恕?/td> |
列風淫雨 | 列:烈;淫:過量。本指狂風暴雨。后比喻錯別字連篇。 |
朝令夕改 | 早上發(fā)的命令;晚上就改變。形容政令多改;使人民無所適從。 |
促膝談心 | 促:挨近;促膝:膝蓋挨近膝蓋。形容面對面靠近坐著;親密地交談心里話。 |
自食其果 | 自己吃自己種下的惡果。形容自己做壞事;自己受害。 |
暴取豪奪 | 豪:強橫。用暴力劫奪。 |
有目共睹 | 睹:看見。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見。形容極其明顯。 |
粗服亂頭 | 粗服:粗布衣服;亂頭:蓬頭亂發(fā)。形容不講究修飾。 |
拔茅連茹 | 茅:白茅,一種多年生的草;茹:植物根部互相牽連的樣子。比喻互相推薦,用一個人就連帶引進許多人。 |
棋逢敵手,將遇良才 | 逢:遭遇,遇見。比喻交戰(zhàn)或競技的雙方本領(lǐng)相當,不相上下。 |
不置可否 | 置:擱;放;可:行;否:不行。不說對;也不說不對。指不明確表態(tài)。也作“不加可否。” |
黑天半夜 | 指深更半夜。 |
閑情逸致 | 逸:安閑;致:興致。指毫無事物所累;輕松超逸的情趣。悠閑的心情和安逸的興致。 |
散帶衡門 | 指退官閑居或過隱居生活。 |
南征北戰(zhàn),東蕩西殺 | 征:征戰(zhàn);蕩:掃蕩。形容轉(zhuǎn)戰(zhàn)南北,奮勇殺敵。 |
臭名昭著 | 名:名聲;昭著:顯著;明顯。壞名聲誰都知道。 |
今古奇觀 | 奇觀:奇異的景象。指古今奇怪而少見的事。 |
刮目相看 | 去掉舊的看法;用新眼光看待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