罷于奔命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罷:通“疲”,疲乏;奔命:奉命奔走。指忙于奔走應付,弄得非常疲乏。
出處春秋·魯·左丘明《左傳·成公七年》:“余必使爾罷于奔命以死。”
例子湯增璧《崇俠篇》:“四百余州,腥膻遍地,漢民罷于奔命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bà yú bēn mìng
注音ㄅㄚˋ ㄩˊ ㄅㄣ ㄇ一ㄥˋ
繁體罷于奔命
感情罷于奔命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指非常疲乏。
近義詞疲于奔命
英語run off one's legs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挺身而出(意思解釋)
- 同病相憐(意思解釋)
- 自力更生(意思解釋)
- 不二法門(意思解釋)
- 皮之不存,毛將焉附(意思解釋)
- 舊地重游(意思解釋)
- 拭目以待(意思解釋)
- 愛才如渴(意思解釋)
- 夫唱婦隨(意思解釋)
- 飲水思源(意思解釋)
- 望而生畏(意思解釋)
- 粗制濫造(意思解釋)
- 異途同歸(意思解釋)
- 女扮男裝(意思解釋)
- 指手劃腳(意思解釋)
- 舉世無敵(意思解釋)
- 平生不作虧心事,夜半敲門不吃驚(意思解釋)
- 立地書櫥(意思解釋)
- 如癡如醉(意思解釋)
- 依樣畫葫蘆(意思解釋)
- 打退堂鼓(意思解釋)
- 氣味相投(意思解釋)
- 不可告人(意思解釋)
- 凌云之志(意思解釋)
- 雞口牛后(意思解釋)
- 離本趣末(意思解釋)
- 命途多舛(意思解釋)
- 罵罵咧咧(意思解釋)
※ 罷于奔命的意思解釋、罷于奔命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用心竭力 | 用盡心計和力量。 |
人才濟濟 | 人才:指德才兼備的人或有某種特長的人。濟濟:眾多的樣子。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。濟濟:眾多樣子。 |
謳功頌德 | 謳:歌頌,贊美。指贊美功績,歌頌恩德。 |
上下其手 | 比喻暗中勾結;隨意玩弄手法;串通作弊。 |
秣馬厲兵 | 磨好兵器,喂好馬。形容準備戰斗。 |
名重一時 | 一時期內名聲很大,受到廣泛重視。亦作“名震一時”、“名得當時”、“名噪一時”、“名傾一時”。 |
辭簡意足 | 簡:簡要;足:充實,完備。文詞簡要而內容充實。 |
半路出家 | 半路:路途走到一半;指成年以后;出家:離家去當和尚、尼姑。不是從小而是年歲大點才去當和尚、尼姑或道士的。泛指半路上才學著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。 |
不到黃河心不死 | 比喻不達目的不罷休。也比喻不到實在無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。 |
讜言直聲 | 讜言:公正的言論;直:正直的。公正的、正直的、理直氣壯的言論。 |
本末倒置 | 本:樹根;比喻事物的根本;末:樹梢;比喻事物的枝節;置:放置。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;重要的和不重要的;本質的和非本質的弄顛倒了。 |
風急浪高 | 形容風浪很大。 |
嘰嘰喳喳 | 語音雜亂。 |
白首之心 | 老年時的壯志。 |
縱橫天下 | 在天下任意往來,沒有阻擋。 |
立地書櫥 | 比喻人讀書多,學識文博。 |
勤學苦練 | 認真學習,刻苦訓練。 |
安身立命 | 安身:有容身之所;立命:精神上安定。指生活有著落;精神有所寄托。 |
孜孜不倦 | 勤奮努力;不知疲倦(孜孜:勤勉的樣子)。 |
綠林強盜 | 指山林的強盜。 |
不可告人 | 不能告訴別人。多指見不得人的不光明、不正當的用心或行徑。 |
不在話下 | 原多用于舊小說中;表示故事暫告一段落;轉入別的情節。現多指事物輕微;不值得說或事情當然是這樣;用不著說。 |
出師不利 | 師:軍隊。利:順利。出戰不順利。形容事情剛開始,就遭受敗績。 |
可有可無 | 可以有也可以沒有。指無關緊要或不很重要。 |
鞭辟入里 | 鞭辟:鞭策,激勵;里:最里層。形容作學問切實。也形容分析透徹,切中要害。 |
華不再揚 | 已開過的花,在一年里不會再開。比喻時間過去了不再回來。 |
三十六計,走為上計 | 原本指無力與敵人對抗;最好是避開。后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;沒有別的好辦法;只能出走。 |
師嚴道尊 | 為師之道要尊貴、莊嚴。《禮記 學記》:“凡學之道,嚴師為難。師嚴然后道尊,道尊然后民知敬學。”宋 韓淲《澗泉日記》:“鄭康成事馬融,三年不得見,乃使高業弟傳授于玄……漢之師道尊嚴如此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