柏舟之節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指婦女喪夫后守節不嫁。同“柏舟之誓”。
出處宋 朱熹《與陳師中書》:“朋友傳說,令女弟甚賢,必能養老撫孤,以全柏舟之節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bǎi zhōu zhī jié
注音ㄅㄞˇ ㄓㄡ ㄓ ㄐ一ㄝˊ
繁體栢舟之節
感情柏舟之節是褒義詞。
用法作賓語;用于婦女。
近義詞柏舟之誓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地地道道(意思解釋)
- 旦夕之間(意思解釋)
- 筋疲力竭(意思解釋)
- 靡所底止(意思解釋)
- 揮霍無度(意思解釋)
- 敏而好學(意思解釋)
- 反老還童(意思解釋)
- 火燭銀花(意思解釋)
- 花言巧語(意思解釋)
- 白發蒼蒼(意思解釋)
- 陽春白雪(意思解釋)
- 無關緊要(意思解釋)
- 著手成春(意思解釋)
- 平生不作虧心事,夜半敲門不吃驚(意思解釋)
- 將功折罪(意思解釋)
- 迭床架屋(意思解釋)
- 手不釋書(意思解釋)
- 男大當婚(意思解釋)
- 起死回生(意思解釋)
- 通時合變(意思解釋)
- 匪夷所思(意思解釋)
- 引領翹首(意思解釋)
- 飛蛾撲火(意思解釋)
- 別有用心(意思解釋)
- 麻木不仁(意思解釋)
- 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(意思解釋)
- 以夷制夷(意思解釋)
- 無聲無息(意思解釋)
※ 柏舟之節的意思解釋、柏舟之節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快馬加鞭 | 對本來跑得很快的馬再打幾鞭。比喻快上加快。 |
裾馬襟牛 | 像馬牛穿上人的衣服。比喻沒有頭腦和無知。亦作“襟裾馬牛”。 |
兄弟鬩于墻,外御其侮 | 鬩:爭吵;墻:門屏。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,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內部雖有分歧,但能團結起來對付外來的侵略。 |
生龍活虎 | 比喻像很有生氣的蛟龍和富有活力的猛虎。形容活潑矯健;富有生氣。 |
處實效功 | 處:辦理。效:效驗,效果。功:功績,成效。處理事情從實際出發,講究功效。 |
寸步不離 | 寸步:極短的距離。一步也不離開。①形容兩個人總是在一起;感情很融洽。②指距離很近;不離前后左右。 |
皮開肉綻 | 綻:裂開。皮肉都裂開。形容被毆打得傷勢極重。 |
壽元無量 | 壽元:壽命;無量:沒有限度。祝人長壽的頌辭。 |
苦口之藥 | 苦口:口味苦。有療效的藥往往味苦難吃。比喻尖銳的批評,聽起來覺得不舒服,但對改正錯誤很有好處。 |
揚威耀武 | 見“揚威曜武”。 |
性急口快 | 性子急,有話就說。 |
見危致命 | 見“見危授命”。 |
凡事預則立,不預則廢 | 預:預先,指事先作好計劃或準備;立:成就;廢:敗壞。不論做什么事,事先有準備,就能得到成功,不然就會失敗。 |
乳臭未干 | 身上的奶腥氣還沒有退盡。對年幼人表示輕蔑的說法。 |
融會貫通 | 融會:融合領會;貫通:透徹理解。指把各方面的知識和道理融合貫穿在一起;從而取得對事理全面透徹的理解。 |
天下第一 | 形容沒有人能比得上。 |
手不釋書 | 猶手不釋卷。 |
似曾相識 | 好象曾經見過。形容見過的事物再度出現。 |
可有可無 | 可以有也可以沒有。指無關緊要或不很重要。 |
冒失鬼 | 言語、舉動魯莽、輕率的人。 |
縱橫四海 | 縱橫:奔馳無阻。在天下任意往來,沒有阻擋。比喻無敵于世。 |
首尾兩端 | 兩端:拿不定主意。在兩者之間猶豫不決動搖不定。 |
秀才不出門,全知天下事 | 舊時認為有知識的人即使待在家里,也能知道外面發生的事情。 |
比翼鳥 | 傳說中的一種雌雄在一起飛的鳥。比喻恩愛夫妻。 |
紅顏薄命 | 舊指美貌女子不是早死;就遇不到好人或生活多磨難。紅顏:美貌女子;薄命:命運不好。 |
專心致志 | 心里很專一;注意力集中。致:極盡;志:心意;志趣。 |
絕裾而去 | 絕裾:扯斷衣襟。形容離去的態度十分堅決。 |
處安思危 | 處:居于;思:想,考慮。處在平安的環境里,也要想到有出現危險的可能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