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慮一致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指使各種不同的思想歸于一致。
出處語出《易 系辭下》:“天下何思何慮,天下同歸而殊涂,一致而百慮。”
例子及躬總大政,一日萬機,十許年間,曾不暇給,殊涂同歸,百慮一致。《北史 魏紀三 孝文帝紀論》
基礎信息
拼音bǎi lǜ yī zhì
注音ㄅㄞˇ ㄌㄩˋ 一 ㄓˋ
繁體百慮一致
感情百慮一致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指想法一致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二百五(意思解釋)
- 價值連城(意思解釋)
- 取長補短(意思解釋)
- 歇斯底里(意思解釋)
- 炙手可熱(意思解釋)
- 遁世離俗(意思解釋)
- 朝令夕改(意思解釋)
- 目不忍見(意思解釋)
- 危急關頭(意思解釋)
- 暴取豪奪(意思解釋)
- 直搗黃龍(意思解釋)
- 自命不凡(意思解釋)
- 徇私舞弊(意思解釋)
- 半夜三更(意思解釋)
- 羽旄之美(意思解釋)
- 千真萬確(意思解釋)
- 黃鐘毀棄(意思解釋)
- 無窮無盡(意思解釋)
- 無所畏懼(意思解釋)
- 騰聲飛實(意思解釋)
- 土生土長(意思解釋)
- 豁然開朗(意思解釋)
- 識時務者為俊杰(意思解釋)
- 迷迷糊糊(意思解釋)
- 超凡入圣(意思解釋)
- 風卷殘云(意思解釋)
- 持之以恒(意思解釋)
- 一枕黃粱(意思解釋)
※ 百慮一致的意思解釋、百慮一致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信口開合 | 比喻隨口亂說一氣。 |
訓練有素 | 平時一直有訓練。素:平時。 |
上氣不接下氣 | 形容因為勞累或焦急而氣喘得很厲害。 |
體恤入微 | 同“體貼入微”。 |
所作所為 | 指做的一切事情或全部行為。多指一些不好的行為。 |
掉舌鼓唇 | 炫耀口才,夸夸其談。 |
浪費筆墨 | 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過于繁瑣。 |
年少無知 | 年紀小,不懂事。 |
取而代之 | 奪取別人的地位、權利而代替他。 |
成竹在胸 | 成竹:現成完整的竹子。畫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。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義。 |
進道若退 | 謂前進之道反若后退。 |
色中餓鬼 | 比喻極其貪色的人。 |
歸馬放牛 | 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。比喻戰爭結束,不再用兵。 |
敗俗傷風 | 指敗壞社會道德風氣。 |
讜言直聲 | 讜言:公正的言論;直:正直的。公正的、正直的、理直氣壯的言論。 |
進銳退速 | 銳:迅速。急于求進者往往后退也快。 |
大張旗鼓 | 大規模地搖旗擂鼓(張:展開;鋪排;旗鼓:古代作戰時傳達軍令的用具)。原形容作成的規模和聲勢大;現泛指做事規模和聲勢很大。 |
春冰虎尾 | 踩著老虎尾巴,走在春天將解凍的冰上。比喻處境非常危險。 |
風和日麗 | 和:柔合;溫和。輕風柔和;陽光燦爛。形容天氣晴和。 |
本末倒置 | 本:樹根;比喻事物的根本;末:樹梢;比喻事物的枝節;置:放置。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;重要的和不重要的;本質的和非本質的弄顛倒了。 |
斗水活鱗 | 語本《莊子·外物》:“周昨來,有中道而呼者。周顧視車轍中,有鮒魚焉。周問之曰:‘鮒魚來!子何為者邪?’對曰:‘我,東海之波臣也。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?’”后因以“斗水活鱗”比喻得到微薄的資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。 |
美人遲暮 | 原意是有作為的人也將逐漸衰老。比喻因日趨衰落而感到悲傷怨恨。 |
捫心自問 | 捫:按;摸;心:胸口。摸著胸口;自己問自己。指自我反思;醒悟。 |
戰戰業業 | 戒慎畏懼貌。 |
湖光山色 | 湖水風光;山巒秀色。形容山水景色之美。 |
平地一聲雷 | 比喻突然發生的重大變動。也比喻名聲或地位突然升高。 |
超然物外 | 超然:脫離;不介入;物:客觀世界。超脫于世俗生活之外;意指對現實的一切都不感興趣。也比喻置身事外。 |
無影無蹤 | 蹤:蹤跡。形容完全消失;不知去向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