罷黜百家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罷黜:廢棄不用。原指排除諸子雜說,專門推行儒家學說。也比喻只要一種形式,不要其他形式。
出處東漢 班固《漢書 武帝紀贊》:“孝武初立,卓然罷黜百家,表章《六經》。”
例子……只認朗誦詞和詩。筆者卻不能夠贊成這“罷黜百家”的作風(朱自清《論朗誦詩》)
基礎信息
拼音bā chù bǎi jiā
注音ㄅㄚ ㄔㄨˋ ㄅㄞˇ ㄐ一ㄚ
繁體罷黜百家
感情罷黜百家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指只要一種方式。
反義詞百家爭鳴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安適如常(意思解釋)
- 水至清則無魚(意思解釋)
- 滿滿當當(意思解釋)
- 空空蕩蕩(意思解釋)
- 反復無常(意思解釋)
- 盲人說象(意思解釋)
- 樂道好古(意思解釋)
- 炙手可熱(意思解釋)
- 流離轉徙(意思解釋)
- 拋磚引玉(意思解釋)
- 同心合力(意思解釋)
- 萬無一失(意思解釋)
- 唯物主義(意思解釋)
- 到此為止(意思解釋)
- 角巾素服(意思解釋)
- 主明臣直(意思解釋)
- 骨肉之親(意思解釋)
- 婆婆媽媽(意思解釋)
- 刀耕火種(意思解釋)
- 女扮男裝(意思解釋)
- 不置可否(意思解釋)
- 異寶奇珍(意思解釋)
- 生拉硬扯(意思解釋)
- 倒裳索領(意思解釋)
- 珍樓寶屋(意思解釋)
- 扭直作曲(意思解釋)
- 戰戰業業(意思解釋)
- 信口開河(意思解釋)
※ 罷黜百家的意思解釋、罷黜百家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一無所有 | 什么都沒有(一:一概;完全)。 |
不辱使命 | 辱:辜負,玷辱。指不辜負別人的差使。 |
火樹銀花 | 火樹:火紅的樹;指樹上掛滿燈彩;銀花:銀白色的花。指燈光閃亮;絢麗燦爛。 |
七搭八扯 | 同“七搭八搭”。 |
刻骨銘心 | 刻:刻劃;銘:在金屬上刻寫。刻在骨頭上;銘刻在心靈中。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。 |
千錘打鑼,一錘定音 | 比喻在眾說紛紜的情況下發表決定性的意見。 |
鴻鵠將至 | 鴻鵠:天鵝。指學習不專心。現表示將有所得。 |
一文不名 | 一文錢都沒有(名:占有)。形容非常貧困。 |
親上成親 | 謂原是親戚,又再結姻親。 |
自命不凡 | 自稱自己不平常(凡:平凡;平常)。形容自高。 |
罪上加罪 | 指罪惡更為嚴重。 |
春光明媚 | 明媚:鮮艷可愛;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。 |
事與愿違 | 事實與愿望相反。指原來打算做的事沒能做到。 |
之子于歸 | 之子:這個女子;于歸:到丈夫家中去。指女子出嫁 |
香火姻緣 | 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,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“香火因緣”。《北史·陸法和傳》:“法和是求佛之人,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,豈規王位?但于空王佛所,與主上有香火因緣,且主上應有報至,故救援耳。” |
刻不容緩 | 刻:片刻;容:容許;緩:延緩;耽擱。一刻也不容許延緩。形容形勢十分緊迫。 |
有求必應 | 只要有人請求;就一定答應。形容容易答應人的請求;好說話。 |
凡夫俗子 | 泛指平庸的人。 |
無稽之談 | 稽:音機;查考;談:話語;傳言。沒有根據的說法。 |
受益匪淺 | 匪:通“非”。得到的好處很多。 |
樂以忘憂 | 由于快樂而忘記了憂愁。 |
性命攸關 | 攸:所。形容事關重大,非常緊要 |
一剎那 | 剎那:梵文ksana的音譯。指十分短促的時間。 |
刮目相看 | 去掉舊的看法;用新眼光看待。 |
雅俗共賞 | 雅俗:文雅和粗俗。舊時把文化高的人稱“雅人”;把沒文化的人稱“俗人”;賞:欣賞。無論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賞。形容藝術水平既高雅又通俗;能為各種人所接受。 |
似曾相識 | 好象曾經見過。形容見過的事物再度出現。 |
歐風美雨 | 比喻來自歐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襲。 |
珠聯璧合 | 珍珠聯成串;美玉合成雙。比喻美好的事物。人才聚合在一起。璧:中間有孔的扁圓玉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