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邦治國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使國家安定太平。
出處明 無名氏《伐晉興齊》:“薦賢舉善是吾心,安邦治國訪知音?!?/p>
例子安邦治國平天下,自有周公孔圣人。(冰心《斯人獨憔悴》)
基礎信息
拼音ān bāng zhì guó
注音ㄢ ㄅㄤ ㄓˋ ㄍㄨㄛˊ
繁體安邦治國
感情安邦治國是中性詞。
用法聯合式;作謂語、定語、補語;形容使國家安定。
近義詞安邦定國
反義詞禍國殃民
英語to effect good administration and stability for the country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龍飛鳳舞(意思解釋)
- 冷若冰霜(意思解釋)
- 先聲奪人(意思解釋)
- 活蹦亂跳(意思解釋)
- 珠宮貝闕(意思解釋)
- 牝雞司晨(意思解釋)
- 半吊子(意思解釋)
- 古色古香(意思解釋)
- 揚威耀武(意思解釋)
- 識字知書(意思解釋)
- 驚鴻艷影(意思解釋)
- 禍國誤民(意思解釋)
- 國無寧日(意思解釋)
- 胡子拉碴(意思解釋)
- 香火姻緣(意思解釋)
- 粉墨登場(意思解釋)
- 人面狗心(意思解釋)
- 狼吞虎咽(意思解釋)
- 打退堂鼓(意思解釋)
- 踵武前賢(意思解釋)
- 不在話下(意思解釋)
- 可有可無(意思解釋)
- 茍合取容(意思解釋)
- 以夷制夷(意思解釋)
- 望塵靡及(意思解釋)
- 縱橫四海(意思解釋)
- 群山四應(意思解釋)
- 甘拜下風(意思解釋)
※ 安邦治國的意思解釋、安邦治國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盈科后進 | 泉水遇到坑洼,要充滿之后才繼續向前流。比喻學習應步步落實,不能只圖虛名。 |
一本正經 | 正經:莊重;正派。形容態度規矩而莊重。 |
隔靴搔癢 | 隔著靴子撓癢癢。原為禪宗用語;比喻領會佛理不夠透徹;未能悟境觸機。后比喻說話寫文章沒有抓住主題;不中肯;不貼切;或做事沒有抓住關鍵;不解決問題。 |
笑罵由他笑罵,好官我自為之 | 指為官聲名很壞,任憑人們笑罵,還是泰然自若當自己的官。 |
章甫薦履 | 冠被墊在鞋子下。比喻上下顛倒。 |
又紅又專 | 具有無產階級的世界觀,又掌握專業知識和專門技術。 |
先聲奪人 | 聲:聲勢;奪人:指動搖人心。先張揚自己的聲勢以壓倒對方。也比喻做事搶先一步。 |
八荒之外 | 八面荒遠的地方以外。形容極其曠遠。 |
動蕩不定 | 蕩:搖動。動蕩搖擺,不安定。形容局勢不穩定,不平靜。 |
言而無信 | 信:信用。說話不算數;沒有信用。原作“言而不信”。 |
詐奸不及 | 猶言十分奸詐。 |
衣錦還鄉 | 衣:穿;錦: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。穿著華麗的衣服回到故鄉;表示向親鄰炫耀自己的富貴。 |
懸石程書 | 形容勤于政事。 |
扭直作曲 | 比喻是非顛倒。 |
春去冬來 | 春天過去,冬天到來。形容時光流逝 |
一竅不通 | 竅:洞;這里指心竅。一竅都不是貫通的。比喻什么都不懂;閉塞、愚鈍。 |
離奇古怪 | 十分奇特少見 |
心上心下 | 形容心神不安。 |
橫七豎八 | 有的橫著;有的豎著。形容雜亂無章;沒有條理。 |
二三其意 | 即三心二意。指心意不專一,反復無常。 |
雷大雨小 | 比喻說得多,做得少,聲勢很大,實效很小。 |
認賊作父 | 把壞人當作父親;常指賣身投靠壞人或敵人。 |
顯親揚名 | 顯:使顯赫;揚:傳揚。使父母宗族顯耀;張揚自己的聲譽。指中舉、立功、做官的榮耀。 |
轉彎磨角 | 見“轉彎抹角”。 |
面如土色 | 土色:灰黃色。臉色像泥土的顏色一樣。形容非常恐懼的樣子。 |
善自為謀 | 善于替自己打算。也指替自己好好地想辦法。 |
云游天下 | 像行云一樣在天下漂游,指漫游天下。 |
朽木死灰 | 枯干的樹木和火滅后的冷灰。比喻心情極端消沉,對任何事情無動于衷。 |